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1.2 研究的问题、思路及方法 | 第8-12页 |
1.3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关于历史时期划分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 关于教科书内容的研究 | 第16-18页 |
2.3 关于小学数学“数与计算”内容的研究 | 第18-21页 |
第3章 清末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与计算”内容研究 | 第21-35页 |
3.1 清末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及依据 | 第21-22页 |
3.2《最新笔算教科书》“数与计算”内容的选择 | 第22-26页 |
3.3《最新笔算教科书》“数与计算”内容的编排 | 第26-29页 |
3.4《最新笔算教科书》教科书“数与计算”内容的呈现 | 第29-32页 |
3.5 小结 | 第32-35页 |
第4章 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与计算”内容研究 | 第35-61页 |
4.1 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及依据 | 第35-37页 |
4.2 民国初期小学数学教科书“数与计算”内容研究(1912—1922) | 第37-43页 |
4.3“壬戌学制”后小学数学教科书“数与计算”内容研究(1923—1937) | 第43-58页 |
4.3.1 1923—1926年小学数学教科书“数与计算”内容研究 | 第43-52页 |
4.3.2 1927—1937年小学数学教科书“数与计算”内容研究 | 第52-58页 |
4.4 小结 | 第58-61页 |
第5章 新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与计算”内容研究 | 第61-81页 |
5.1 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及依据 | 第61-62页 |
5.2 建国初期小学数学教科书“数与计算”内容研究 | 第62-70页 |
5.3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数与计算”内容研究 | 第70-78页 |
5.4 小结 | 第78-81页 |
第6章 经验与启示 | 第81-89页 |
6.1 内容以社会发展为目的,在稳定中谋发展。 | 第81-82页 |
6.2 内容编排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 第82页 |
6.3 呈现方式体现教学法和思想品德教育 | 第82-83页 |
6.4 精选内容,突出基础性 | 第83-85页 |
6.5 优化编排体系,注重逻辑性 | 第85-87页 |
6.6 美化内容呈现,展现多元性 | 第87-89页 |
附录 | 第89-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