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22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20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20-22页 |
一、EZH2在胰腺癌细胞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 第22-28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22-24页 |
1.1.1 胰腺癌组织样本 | 第22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1.1.4 主要的试剂配方 | 第24页 |
1.1.5 免疫组化实验方法 | 第24页 |
1.2 结果 | 第24-26页 |
1.2.1 EZH2在胰腺癌不同临床样本中的表达 | 第24-25页 |
1.2.2 胰腺癌组织EZH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第25-26页 |
1.3 讨论 | 第26-27页 |
1.4 小结 | 第27-28页 |
二、构建EZH2敲低及过表达稳定转染胰腺癌细胞株 | 第28-48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8-40页 |
2.1.1 细胞系和质粒 | 第28-2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30-31页 |
2.1.4 主要的试剂配方 | 第31-32页 |
2.1.5 实验方法 | 第32-40页 |
2.1.6 统计学分析 | 第40页 |
2.2 结果 | 第40-46页 |
2.2.1 EZH2过表达质粒构建及鉴定 | 第40-43页 |
2.2.2 重组质粒慢病毒包装 | 第43页 |
2.2.3 RT-q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ZH2的mRNA表达水平 | 第43-45页 |
2.2.4 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ZH2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45-46页 |
2.3 讨论 | 第46-47页 |
2.4 小结 | 第47-48页 |
三、EZH2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第48-60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48-52页 |
3.1.1 细胞株 | 第48-49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3.1.4 主要的试剂配方 | 第49页 |
3.1.5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3.1.6 统计学分析 | 第52页 |
3.2 结果 | 第52-58页 |
3.2.1 EZH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2-55页 |
3.2.2 EZH2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55-56页 |
3.2.3 EZH2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 第56-58页 |
3.3 讨论 | 第58-59页 |
3.4 小结 | 第59-60页 |
四、EZH2敲低胰腺癌细胞的转录组学研究 | 第60-69页 |
4.1 对象和方法 | 第60-62页 |
4.1.1 细胞系 | 第60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60-61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61页 |
4.1.4 转录组测序 | 第61页 |
4.1.5 生物信息分析 | 第61-62页 |
4.1.6 RT-qPCR验证 | 第62页 |
4.2 结果 | 第62-67页 |
4.2.1 Total RNA提取 | 第62-63页 |
4.2.2 mRNA分离 | 第63页 |
4.2.3 原始数据统计情况 | 第63页 |
4.2.4 差异表达基因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第63-64页 |
4.2.5 RT-qPCR验证 | 第64-67页 |
4.3 讨论 | 第67-68页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全文结论 | 第69-7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2页 |
附录 | 第82-112页 |
综述 在癌症中靶向EZH2的研究 | 第112-136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24-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个人简历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