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与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1 理论背景 | 第8页 |
1.1.2 实践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0-1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0-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32页 |
2.1 工作不安全感 | 第12-17页 |
2.1.1 工作不安全感的研究起源 | 第12页 |
2.1.2 工作不安全感的概念 | 第12-14页 |
2.1.3 工作不安全感的测量 | 第14-15页 |
2.1.4 工作不安全感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2.2 创新行为 | 第17-21页 |
2.2.1 创新与创新行为 | 第17页 |
2.2.2 创新行为的维度与测量 | 第17-19页 |
2.2.3 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9-21页 |
2.3 工作投入 | 第21-24页 |
2.3.1 工作投入的概念 | 第21-22页 |
2.3.2 工作投入的测量 | 第22页 |
2.3.3 工作投入的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2.4 应对与应对方式 | 第24-27页 |
2.4.1 应对 | 第24页 |
2.4.2 应对方式 | 第24-25页 |
2.4.3 应对方式的测量 | 第25-26页 |
2.4.4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2.5 各变量间的关系研究 | 第27-29页 |
2.5.1 工作不安全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27-28页 |
2.5.2 工作投入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28页 |
2.5.3 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28-29页 |
2.5.4 工作不安全感、应对方式以及创新行为 | 第29页 |
2.6 小结 | 第29-32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32-40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32-35页 |
3.1.1 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假设 | 第32-33页 |
3.1.2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 第33-34页 |
3.1.3 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 第34-35页 |
3.2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5页 |
3.3 研究设计 | 第35-39页 |
3.3.1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3.3.2 研究变量的问卷设计 | 第35-38页 |
3.3.3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数据分析 | 第40-56页 |
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0-43页 |
4.1.1 信度分析 | 第40-41页 |
4.1.2 效度分析 | 第41-43页 |
4.2 同源方法偏差的控制 | 第43-44页 |
4.3 不同人口学、组织学特征差异分析 | 第44-46页 |
4.4 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4.5 假设检验 | 第47-52页 |
4.5.1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47-49页 |
4.5.2 结构方程分析 | 第49页 |
4.5.3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 第49-50页 |
4.5.4 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 第50-52页 |
4.6 假设小结 | 第52-53页 |
4.7 小结 | 第53-56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6-64页 |
5.1 研究结果讨论 | 第56-60页 |
5.1.1 主效应讨论 | 第56页 |
5.1.2 中介效应讨论 | 第56-57页 |
5.1.3 调节效应讨论 | 第57-58页 |
5.1.4 个体特征、组织特征对研究变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5.2 结论 | 第60页 |
5.3 相关启示 | 第60-61页 |
5.4 研究创新点与展望 | 第61-64页 |
5.4.1 创新点 | 第61-62页 |
5.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