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初中生现实暴力接触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道德推脱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9-11页
    1.1 问题提出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及创新第10-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23页
    2.1 现实暴力接触第11-17页
    2.2 问题行为第17-19页
    2.3 道德推脱第19页
    2.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第19-20页
    2.5 现实暴力接触、道德推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第20-23页
3 研究一 现实暴力直接接触分问卷的编制第23-31页
    3.1 理论构想第23页
    3.2 半结构化访谈第23-24页
    3.3 初测问卷的编制第24页
    3.4 初测问卷的分析第24-27页
    3.5 正式问卷的形成第27页
    3.6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27-31页
4 研究二 现实暴力间接接触分问卷的编制第31-38页
    4.1 理论构想第31页
    4.2 半结构化访谈第31页
    4.3 初测问卷的编制第31-32页
    4.4 初测问卷的分析第32-35页
    4.5 正式问卷的形成第35页
    4.6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35-38页
5 研究三 现实暴力接触方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道德推脱与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关系研究第38-54页
    5.1 共同方法偏差第38页
    5.2 初中生直接暴力接触特点的研究第38-42页
    5.3 初中生间接暴力接触特点的研究第42-44页
    5.4 初中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及差异研究第44-46页
    5.5 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分析第46-47页
    5.6 初中生道德推脱的分析第47页
    5.7 现实暴力接触方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道德推脱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第47-54页
6 讨论第54-63页
    6.1 现实暴力接触问卷的编制及特点第54-58页
    6.2 初中生问题行为现状的分析第58页
    6.3 初中生道德推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第58-59页
    6.4 初中生现实暴力接触、道德推脱、情绪调节效能感、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第59-62页
    6.5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7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4页
附录第74-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PC的六西格玛方法在电子制造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爱普公司走出国际价值链底端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