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5页 |
1.1.1 为何研究合作学习 | 第12-13页 |
1.1.2 为何要以“项目学习”为视角研究合作学习 | 第13-14页 |
1.1.3 为何以“DX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为标本研究合作学习 | 第14-15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5-1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8-28页 |
2.1 项目学习研究述评 | 第18-20页 |
2.2 合作学习研究述评 | 第20-28页 |
2.2.1 合作学习、协作学习和团队学习 | 第20-22页 |
2.2.2 研究述评 | 第22-28页 |
第3章 对话理论与合作学习 | 第28-35页 |
3.1 对话与对话理论 | 第28-32页 |
3.2 作为一种对话的合作学习 | 第32页 |
3.3 作为对话的有效支撑的技术 | 第32-35页 |
第4章 基于对话理论的合作学习 | 第35-46页 |
4.1 对话的类型 | 第35-39页 |
4.1.1 闲聊式的对话 | 第37-38页 |
4.1.2 辩论式的对话 | 第38页 |
4.1.3 讨论式的对话 | 第38-39页 |
4.1.4 “对话”式的对话 | 第39页 |
4.2 合作学习的类型:从对话的视角来看 | 第39-44页 |
4.2.1 闲聊式合作学习 | 第39-41页 |
4.2.2 辩论式合作学习 | 第41-42页 |
4.2.3 讨论式合作学习 | 第42-43页 |
4.2.4 对话式合作学习 | 第43-44页 |
4.3 不同合作学习类型所需的技术支撑 | 第44-46页 |
第5章 调查结果:对“DX杯”的分析 | 第46-78页 |
5.1 基本信息 | 第46-51页 |
5.1.1 调查与分析工具 | 第46-47页 |
5.1.2 样本情况 | 第47-51页 |
5.2 调查结果 | 第51-72页 |
5.2.1 大学生对项目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认可度 | 第51-52页 |
5.2.2 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在大学开展的情况 | 第52-53页 |
5.2.3 合作学习的类型及其作用 | 第53-59页 |
5.2.4 项目中的合作学习问题 | 第59-70页 |
5.2.5 信息技术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状况 | 第70-72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72-7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8-8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8-80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80-81页 |
6.3 研究的意义 | 第81-82页 |
6.4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 | 第87-94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87-93页 |
附录2:访谈提纲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