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绪论第8-1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研究目的第9页
    三、研究现状第9-10页
    四、研究方法第10-12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0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10-11页
        (三)访谈法第11页
        (四)观察法第11-12页
第一章 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相关理论依据第12-17页
    第一节 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定义及基本模式第12-13页
        一、演讲的定义第12页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定义第12-13页
        三、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常见基本模式第13页
    第二节 实施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理论依据第13-15页
        一、“语文”含义的本质要求第13-14页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第14页
        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第14-15页
        四、学习动机理论第15页
    第三节 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意义第15-17页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15页
        二、开阔学生的视野第15-16页
        三、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当众说话的勇气第16页
        四、锻炼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对表达文本的辨识能力第16-17页
第二章 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现状及反思第17-29页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调查分析第17-23页
        一、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相关调查第17页
        二、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结果统计第17-23页
        三、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调查结果分析第23页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现状第23-26页
        一、无计划性第23-24页
        二、随意性第24-25页
        三、教师轻点评第25页
        四、学生表达效果较差第25-26页
    第三节 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反思第26-29页
        一、受中考考试影响第26-27页
        二、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及学生的心理因素第27页
        三、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第27-29页
第三章 改进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建议第29-42页
    第一节 心理建设层面第29-31页
        一、语文教师的心理品质第29-30页
        二、学生的心理品质第30-31页
    第二节 学生语言表达思维培养方面第31-34页
        一、培养学生广义备稿意识第32页
        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第32-33页
        三、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第33-34页
    第三节 学生语言规范性培养第34-35页
        一、普通话语音达标第34页
        二、词汇和语法的规范应用第34-35页
    第四节 语言表达技巧层面第35-37页
        一、训练学生口头复述能力第35-36页
        二、培养学生演讲的对象感第36页
        三、培养学生情景再现的能力第36-37页
    第五节 形成立体的评价反馈参考体系第37-40页
        一、教师点评第37-38页
        二、学生互评第38-39页
        三、自我评价第39页
        四、获取学生对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反馈第39-40页
    第六节 校外演讲活动的有机融合第40-42页
        一、家庭演讲活动第40页
        二、社会演讲活动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 1第46-47页
附录 2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税收授权立法问题研究
下一篇:虚拟游戏社区帮派群体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