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7-1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页 |
二、课题界定 | 第7-9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四、研究设想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扬州名人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概述 | 第16-28页 |
第一节 “扬州名人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 | 第16-21页 |
一、对课程的价值 | 第16-17页 |
二、对学生的价值 | 第17-19页 |
三、对教师的价值 | 第19-20页 |
四、对文化的价值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扬州名人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条件 | 第21-24页 |
一、扬州籍文化名人众多 | 第22-23页 |
二、外来籍文化名人汇聚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扬州名人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 第24-28页 |
一、开发现状 | 第24-26页 |
二、存在问题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扬州名人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内容 | 第28-44页 |
第一节 “扬州名人文化”语文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 第28-32页 |
一、优先性原则 | 第29页 |
二、适应性原则 | 第29-30页 |
三、地域性原则 | 第30页 |
四、开放性原则 | 第30-31页 |
五、语文性原则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扬州名人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内容举隅 | 第32-44页 |
一、文入学者 | 第32-39页 |
二、戏曲书画 | 第39-41页 |
三、民族英雄 | 第41-42页 |
四、中外交往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扬州名人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探索 | 第44-60页 |
第一节 “扬州名人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 第44-51页 |
一、强化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 第44-45页 |
二、开发多样化的语文地方课程形式 | 第45-46页 |
三、建立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 | 第46-48页 |
四、依托语文教材渗透地方课程资源 | 第48-51页 |
第二节 “扬州名人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案例分析 | 第51-60页 |
一、阅读鉴赏课案例分析:历代名人诗文选读 | 第51-53页 |
二、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王少堂与扬州评话 | 第53-55页 |
三、活动课学习案例分析:走进史公祠纪念园 | 第55-57页 |
四、综合实践课案例分析:吴敬梓的扬州情结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