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义务教育论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第一节 导论第12-14页
        一、研究缘起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二节 研究设计第14-16页
        一、研究内容第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本质反思第16-30页
    第一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认识第16-24页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17-21页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平等与效率的关系第21-23页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与优质的关系第23-24页
    第二节 教育指标体系的基本认识第24-28页
        一、教育指标第24-26页
        二、教育指标体系第26-28页
    第三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认识第28-30页
        一、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缘由第28页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第28-29页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应用第29-30页
第三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经验研究第30-54页
    第一节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科学研究的经验第30-37页
        一、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第31页
        二、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第31-32页
        三、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指标的计算第32-37页
    第二节 国际义务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探索经验第37-45页
        一、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第37-40页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指标体系第40-41页
        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指标体系第41-44页
        四、美国教育部的教育指标体系研究概况第44-45页
    第三节 我国有关教育指标体系的实践第45-54页
        一、教育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第46-48页
        二、教育评价与监测统计指标体系第48-50页
        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与督导实践研究第50-54页
第四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第54-66页
    第一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型构建第54-55页
        一、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54页
        二、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表现认识平等和效率的关系第54-55页
        三、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认识基本均衡与优质均衡的关系第55页
    第二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建构第55-60页
        一、教育指标选取方法第55-56页
        二、教育指标的具体认定第56-57页
        三、教育指标的内容及含义第57-60页
    第三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第60-66页
        一、具体教育指标的计算示例第60-64页
        二、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第64-65页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践应用第65-66页
第五章 结语第66-70页
    一、结论第66-67页
    二、建议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80页
致谢第80-82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史资源引入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郑州市一零六中学为例
下一篇:失地农民子女城市适应的教育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