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第一节 导论 | 第12-14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本质反思 | 第16-30页 |
第一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认识 | 第16-24页 |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第17-21页 |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 第21-23页 |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与优质的关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教育指标体系的基本认识 | 第24-28页 |
一、教育指标 | 第24-26页 |
二、教育指标体系 | 第26-28页 |
第三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认识 | 第28-30页 |
一、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缘由 | 第28页 |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经验研究 | 第30-54页 |
第一节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科学研究的经验 | 第30-37页 |
一、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31页 |
二、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 | 第31-32页 |
三、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指标的计算 | 第32-37页 |
第二节 国际义务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探索经验 | 第37-45页 |
一、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 | 第37-40页 |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指标体系 | 第40-41页 |
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指标体系 | 第41-44页 |
四、美国教育部的教育指标体系研究概况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我国有关教育指标体系的实践 | 第45-54页 |
一、教育统计调查指标体系 | 第46-48页 |
二、教育评价与监测统计指标体系 | 第48-50页 |
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与督导实践研究 | 第50-54页 |
第四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 | 第54-66页 |
第一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型构建 | 第54-55页 |
一、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第54页 |
二、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表现认识平等和效率的关系 | 第54-55页 |
三、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认识基本均衡与优质均衡的关系 | 第55页 |
第二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建构 | 第55-60页 |
一、教育指标选取方法 | 第55-56页 |
二、教育指标的具体认定 | 第56-57页 |
三、教育指标的内容及含义 | 第57-60页 |
第三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 | 第60-66页 |
一、具体教育指标的计算示例 | 第60-64页 |
二、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 第64-65页 |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践应用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6-70页 |
一、结论 | 第66-67页 |
二、建议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