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18-20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2.2 研究工具 | 第19-20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1.3.1 本文创新点 | 第20页 |
1.3.2 本文不足 | 第20-21页 |
1.4 文章结构与思路 | 第21-23页 |
1.4.1 文章结构 | 第21-22页 |
1.4.2 文章思路 | 第22-2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3-33页 |
2.1 融资约束相关文献综述 | 第23-29页 |
2.1.1 融资约束的影响因子 | 第23-27页 |
2.1.2 融资约束的度量办法 | 第27-29页 |
2.2 技术创新水平相关文献综述 | 第29-31页 |
2.2.1 技术创新水平的理论研究 | 第29-30页 |
2.2.2 技术创新水平的度量办法 | 第30-31页 |
2.3 技术创新水平与融资约束相关文献综述 | 第31-33页 |
2.3.1 融资约束与研发支出 | 第31-32页 |
2.3.2 融资约束与创新效率 | 第32-33页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 第33-42页 |
3.1 融资约束相关理论 | 第33-36页 |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3-34页 |
3.1.2 委托一代理理论 | 第34-36页 |
3.1.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36页 |
3.2 技术创新水平理论 | 第36-38页 |
3.2.1 技术创新概念界定 | 第36-37页 |
3.2.2 高新技术企业理论 | 第37-38页 |
3.3 研究假说 | 第38-42页 |
4. 实证研究设计 | 第42-53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4.2 变量设计 | 第43-47页 |
4.2.1 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 第43页 |
4.2.2 融资约束 | 第43-44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44-46页 |
4.2.4 变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4.3 模型设定 | 第47-53页 |
4.3.1 样本数据类型 | 第47页 |
4.3.2 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47-49页 |
4.3.3 描述性统计 | 第49-51页 |
4.3.4 相关性检验 | 第51-53页 |
5. 实证结果与解释 | 第53-62页 |
5.1 计量方法的确定和检验 | 第53-54页 |
5.2 实证结果 | 第54-58页 |
5.2.1 模型一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54-55页 |
5.2.2 模型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55-56页 |
5.2.3 模型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56-57页 |
5.2.4 模型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57-58页 |
5.3 稳健性检验 | 第58-6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2-65页 |
6.1 文章结论 | 第62-6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3-65页 |
6.2.1 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投入,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长期发展作用 | 第63页 |
6.2.2 加大研发投入强度 | 第63-64页 |
6.2.3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 第64页 |
6.2.4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