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速度限制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0-14页 |
·一般道路速度限制研究 | 第10-11页 |
·高速公路速度限制研究 | 第11-12页 |
·一般山区高速公路限速值确定方法 | 第12-13页 |
·通过建模确定山区高速公路限速值研究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速度限制系统分析 | 第17-27页 |
·速度的基本概念 | 第17-20页 |
·速度概念 | 第17-18页 |
·车辆速度与安全关系分析 | 第18-19页 |
·车辆运行速度与道路通行能力关系分析 | 第19-20页 |
·山区高速公路速度限制系统分析 | 第20-22页 |
·道路具体条件 | 第20-21页 |
·天气状况 | 第21页 |
·道路交通状况 | 第21-22页 |
·车辆状态 | 第22页 |
·驾驶员状态 | 第22页 |
·法律、政策及其执行程度 | 第22页 |
·山区高速公路基本特点 | 第22-27页 |
·山区高速公路特点 | 第22-23页 |
·山区高速公路速度限制必要性分析 | 第23-24页 |
·山区高速公路速度限制可行性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山区高速公路速度限制优化值的确定 | 第27-37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27页 |
·山区高速公路主线CAM的建立 | 第27-29页 |
·山区高速公路弯道速度限制最优值 | 第29-31页 |
·研究对象及模型 | 第29页 |
·弯道速度限制最优值 | 第29-31页 |
·山区高速公路下纵坡速度限制最优值 | 第31-33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纵坡速度限制最优值 | 第31-33页 |
·山区高速公路速度限制区段最优值 | 第33-37页 |
第四章 山区高速公路速度限制优化设计 | 第37-47页 |
·山区高速公路速度控制工程措施设计 | 第37-42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面物理设施设计 | 第37-40页 |
·山区高速公路路侧电子设施 | 第40-41页 |
·临时限速标志 | 第41-42页 |
·山区高速公路管理措施 | 第42-44页 |
·宣传、教育 | 第42-43页 |
·法规建设及执法力度 | 第43-44页 |
·山区高速公路智能技术措施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承德山区高速公路应用分析 | 第47-57页 |
·工程应用对象 | 第47页 |
·承德山区高速公路速度限制最优值 | 第47-53页 |
·弯道速度限制最优值的确定 | 第48-50页 |
·下纵坡速度限制最优值的确定 | 第50-51页 |
·速度限制区段长度最优值的确定 | 第51-53页 |
·承德山区高速公路速度限制工程措施 | 第53-57页 |
·承德市山区高速公路路面物理设施设计 | 第53-56页 |
·承德市山区高速公路路侧电子设施设计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本研究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57-58页 |
·本研究主要结论 | 第57页 |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57-58页 |
·建议和展望 | 第58-59页 |
·建议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