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缘起 | 第11-13页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 第11页 |
·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 | 第11-12页 |
·小学生英语学习及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 第13页 |
·奥苏泊尔的意义—同化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皮亚杰的同化与顺应 | 第14页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页 |
·核心概念 | 第14-19页 |
·教学技能 | 第14-17页 |
·课堂导入 | 第17-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 第19-22页 |
·有关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 | 第19页 |
·有关教师课堂导入的研究 | 第19-20页 |
·有关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研究 | 第20-21页 |
·有关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研究 | 第21-22页 |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意义 | 第22-24页 |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3-24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4-29页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文献法 | 第25页 |
·课堂观察 | 第25页 |
·访谈 | 第25-26页 |
·研究工具的设计 | 第26-29页 |
·课堂导入观察量表 | 第26-28页 |
·课堂导入访谈提纲 | 第28-29页 |
4 基于个案的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实证分析 | 第29-38页 |
·个案学校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总体情况 | 第29-32页 |
·导入方式 | 第29-30页 |
·导入所用时间 | 第30-31页 |
·导入的作用 | 第31页 |
·学生情绪反应 | 第31-32页 |
·不同类型学校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比较 | 第32-34页 |
·导入方式 | 第32-33页 |
·导入所用时间 | 第33页 |
·导入的作用 | 第33-34页 |
·学生情绪反应 | 第34页 |
·不同年级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比较 | 第34-38页 |
·导入方式 | 第34-35页 |
·导入所用时间 | 第35-36页 |
·导入的作用 | 第36-37页 |
·学生情绪反应 | 第37-38页 |
5 基于个案的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初步结论与讨论 | 第38-47页 |
·个案学校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一般特点 | 第38-40页 |
·导入方式多样化,直观导入、温故导入、直接导入使用较多 | 第38-39页 |
·导入过简或过繁,时间控制不合理 | 第39页 |
·注重实现导入的作用 | 第39-40页 |
·积极的情绪反应 | 第40页 |
·个案学校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学校差异 | 第40-44页 |
·X小学使用的导入方式较均衡,Y、Z小学的导入方式较集中 | 第40-42页 |
·三所学校导入时间合理的频次均不及半数 | 第42-43页 |
·导入实现了一定作用,只有Z小学的少数课堂的导入和本节课关系不大 | 第43页 |
·导入时X小学学生情绪反应兴奋的较多,Z小学学生反应平静的较多 | 第43-44页 |
·个案学校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年级差异 | 第44-47页 |
·三年级以游戏导入和直观导入为主,四年级以直观导入为主,五年级以直接导入、情境导入、温故导入为主 | 第44-45页 |
·三年级导入时间合理次数大于四年级,四年级大于五年级 | 第45页 |
·三个年级均重视导入的明确教学目标、吸引注意的作用,四年级更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新旧知识的联系 | 第45-46页 |
·三年级更容易表现兴奋,五年级更容易平静,四年级学生少数反应涣散多数反应兴奋 | 第46-47页 |
6 提升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导入技能、提高课堂导入质量的几点建议 | 第47-50页 |
·树立导入的意识,尝试多样的导入方式 | 第47-48页 |
·合理控制导入所用时间 | 第48页 |
·丰富导入的理论知识 | 第48页 |
·完善导入的语言表达 | 第48-49页 |
·在导入环节扮演多元化角色 | 第49页 |
·避免常态课和公开课在导入环节的分化 | 第49-50页 |
7 研究的反思与不足 | 第50-51页 |
·研究的反思 | 第50页 |
·研究的不足和改进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A:课堂导入观察量表 | 第55-56页 |
附录B:课堂导入访谈提纲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