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曲线半径下的新老驾驶员驾驶行为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弯道路段行驶的安全影响分析 | 第19-29页 |
·弯道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 第19-23页 |
·弯道特征分析 | 第19-20页 |
·弯道视距分析 | 第20-22页 |
·驾驶员弯道行驶特性分析 | 第22-23页 |
·驾驶员个性特征与危险感受 | 第23-26页 |
·驾驶经验与危险感受 | 第23-24页 |
·性别与危险感受 | 第24页 |
·人格特质与危险感受 | 第24-26页 |
·道路特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 第26-28页 |
·道路线性特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 第26-27页 |
·道路交通特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弯道路段车辆运行安全性分析 | 第29-37页 |
·车辆在弯道行驶基础分析 | 第29-31页 |
·车辆在弯道的转向原理分析 | 第29-30页 |
·轮胎偏移特性分析 | 第30-31页 |
·车辆在弯道行驶的侧向稳定性分析 | 第31-35页 |
·车辆在弯道路段的侧翻临界状态分析 | 第31-33页 |
·曲线路段车辆侧滑分析 | 第33-35页 |
·影响车辆弯道行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第35页 |
·车辆在弯道行驶事故形态概述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新老驾驶员弯道行驶特性实验设计 | 第37-45页 |
·实验总体设计 | 第37-38页 |
·实验准备 | 第38-42页 |
·实验人员选取 | 第38页 |
·实验车辆 | 第38页 |
·实验时间 | 第38-39页 |
·实验路段 | 第39页 |
·实验主要设备 | 第39-41页 |
·行驶方向与轨迹 | 第41-42页 |
·实验过程 | 第42-43页 |
·实验数据采集方法介绍 | 第43-45页 |
·驾驶员速度及轨迹采集 | 第43页 |
·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采集 | 第43-45页 |
第5章 新老驾驶员弯道行驶特性分析 | 第45-59页 |
·差异性分析理论基础 | 第45-47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5页 |
·独立样本T检验 | 第45-46页 |
·配对样本T检验 | 第46-47页 |
·列联表分析 | 第47页 |
·新老驾驶员弯道路段行车速度变化规律 | 第47-49页 |
·新老驾驶员弯道路段匀速点加速点选择分析 | 第49-53页 |
·不同半径弯道匀速点选择分析 | 第49-51页 |
·不同半径弯道加速点选择分析 | 第51-53页 |
·新老驾驶员弯道行驶轨迹分析 | 第53-57页 |
·新老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分析 | 第57页 |
·总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弯道交通运行安全特性的提高 | 第59-63页 |
·新老驾驶员驾驶差异性特性 | 第59页 |
·驾驶培训手段 | 第59-61页 |
·道路方面 | 第61页 |
·车辆方面 | 第61-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