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8-3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8-26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8-20页 |
二、残疾与残疾人口概况 | 第20-24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6-30页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6-27页 |
二、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 | 第27-28页 |
三、创新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 | 第30-46页 |
第一节 劳动力价值与人力资本理论 | 第30-34页 |
一、劳动力价值论 | 第30-31页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31-32页 |
三、比较优势理论和社会分工 | 第32-33页 |
四、结论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劳动力经济学与歧视理论 | 第34-36页 |
一、歧视理论 | 第34页 |
二、劳动经济学理论 | 第34-35页 |
三、结论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外部性与社会资本理论 | 第36-40页 |
一、外部性理论 | 第36页 |
二、社会资本理论 | 第36-37页 |
三、贫困理论 | 第37-39页 |
四、结论 | 第39-40页 |
第四节 正义、权利与需求 | 第40-44页 |
一、正义与需求 | 第40-41页 |
二、公平与效率 | 第41-42页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42-44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文献综述和国际经验 | 第46-57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献回顾和评价 | 第46-51页 |
一、国内有关残疾人就业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46-49页 |
二、国外有关残疾人就业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49-50页 |
三、文献评价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国外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立法与政策文献综述 | 第51-55页 |
一、立法保障 | 第51-52页 |
二、政策支持 | 第52-55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经济转型前后特殊人力资源的产生和开发沿革 | 第57-85页 |
第一节 残疾与人类多样性 | 第57-63页 |
一、残疾是一种风险 | 第57-61页 |
二、残疾人口的增长不容忽视 | 第61-62页 |
三、残疾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 第62-63页 |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沿革 | 第63-83页 |
一、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 | 第63-66页 |
二、循序渐进下的多元开发 | 第66-79页 |
三、人力资源开发初见成效 | 第79-83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特点和开发进展 | 第85-116页 |
第一节 上海市特殊人力资源基本特征 | 第85-89页 |
一、劳动能力 | 第85-87页 |
二、受教育程度 | 第87-89页 |
第二节 上海市特殊人力资源特殊属性 | 第89-92页 |
一、残疾类别 | 第89-91页 |
二、残疾等级 | 第91-92页 |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 | 第92-106页 |
一、开发水平整体偏低且增长乏力 | 第92-96页 |
二、开发结构差异明显引致不平衡 | 第96-99页 |
三、开发空间在拓宽中遭遇瓶颈 | 第99-102页 |
四、开发质量在改善中相对下降 | 第102-106页 |
第四节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迎来新时代 | 第106-112页 |
一、人口红利助推开发动力 | 第106-108页 |
二、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开发空间 | 第108-110页 |
三、新科技浪潮提升开发匹配度 | 第110-112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12-116页 |
第六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和供给分析 | 第116-141页 |
第一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自我重塑途径 | 第116-119页 |
一、劳动力价值需要重新认识 | 第116-117页 |
二、劳动力价值的自我补偿和挖掘 | 第117-119页 |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障碍 | 第119-129页 |
一、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恢复障碍 | 第120-121页 |
二、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提升障碍 | 第121-124页 |
三、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市场回归障碍 | 第124-129页 |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决策分析 | 第129-140页 |
一、特殊人力资源就业意愿遭遇抑制 | 第129-130页 |
二、特殊人力资源就业意愿定量分析 | 第130-137页 |
三、特殊人力资源供给决策分析 | 第137-14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第七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实现和需求分析 | 第141-169页 |
第一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成本 | 第141-146页 |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成本 | 第141-144页 |
二、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效率 | 第144-146页 |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影响因素 | 第146-156页 |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规模 | 第146-148页 |
二、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匹配度 | 第148-153页 |
三、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政策 | 第153-156页 |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决策分析 | 第156-167页 |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决策内容 | 第156-158页 |
二、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力价格定量分析 | 第158-163页 |
三、特殊人力资源需求决策的溢出效应 | 第163-16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67-169页 |
第八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促进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 第169-176页 |
第一节 充分发挥特殊人力资源潜能 | 第169-171页 |
一、打破惯常思维,树立科学的特殊人力资源观 | 第169-170页 |
二、建立完善的教育、职业训练和康复体系 | 第170-171页 |
第二节 提高特殊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 | 第171-174页 |
一、善于运用市场手段加强引导 | 第171-172页 |
二、提高特殊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 | 第172-173页 |
三、积极挖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第173-174页 |
第三节 扩大社会资本积累效应 | 第174-176页 |
一、改善社会环境 | 第174-175页 |
二、加强社会服务 | 第175-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176-183页 |
附录 | 第183-193页 |
后记 | 第193-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