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6-13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6-7页 |
第二节 学术回顾 | 第7-11页 |
第三节 材料与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何为学政 | 第13-25页 |
第一节 清初确立学政制度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乾、嘉二朝学政学术职能的显与隐 | 第15-20页 |
第三节 晚清学政的职能转变 | 第20-25页 |
第三章 学政与军事 | 第25-41页 |
第一节 沈兆霖:一个成功的例子 | 第25-29页 |
第二节 廉兆纶:一个失败的例子 | 第29-35页 |
第三节 龙启瑞、单懋谦:平衡体制消融和重建 | 第35-39页 |
第四节 余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学政与学风 | 第41-63页 |
第一节 对待时文的渐变过程 | 第41-50页 |
第二节 学政与防弊 | 第50-55页 |
第三节 学政与励实学 | 第55-61页 |
第四节 余论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学政与政治 | 第63-86页 |
第一节 江西政局与学政 | 第63-72页 |
第二节 学政与书院 | 第72-79页 |
第三节 提倡西学 | 第79-84页 |
第四节 余论 | 第84-86页 |
结语 | 第86-90页 |
附录 晚清江西学政情况简表 | 第90-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6页 |
后记 | 第106-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