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

以寓言为隐喻:《列子》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隐喻的本质第8-9页
   ·寓言是隐喻的一种表现形式第9-10页
   ·《列子》和《列子》寓言第10-12页
   ·《列子》寓言研究现状第12-14页
第二章 "言"、"意"矛盾下《列子》寓言隐喻的形成和类型第14-31页
   ·"言以足志"和"言不尽意"的矛盾第14-17页
     ·《老子》、《庄子》文中的言意矛盾以及解决方法第14-16页
     ·孔子对言意矛盾的论述及其解决方法第16页
     ·《列子》文中的言意矛盾第16-17页
   ·《列子》寓言隐喻的形成第17-31页
     ·对神话故事的采用与改造第17-19页
     ·对《庄子》中寓言故事的采用与改造第19-23页
     ·对历史故事的采用与改造第23-25页
     ·对民间故事的采用与改造第25-26页
     ·自创类的寓言隐喻第26-31页
第三章 《列子》寓言隐喻的特征第31-51页
   ·《列子》寓言隐喻的类型第31-36页
     ·拟象类寓言隐喻第32-34页
     ·借象类寓言隐喻第34-36页
   ·《列子》寓言喻体的特征第36-44页
     ·《列子》人物寓言中的先秦诸子的形象第36-41页
     ·《列子》人物寓言中的其他类人物形象第41-44页
   ·示意方式的多样化第44-51页
     ·最后点明题旨型第45-47页
     ·中间点明题旨型第47-49页
     ·多则寓言连用,反复申明同一寓意第49-51页
第四章 《列子》寓言隐喻的效应第51-63页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提供了观察事物的新视角第51-55页
   ·隐喻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以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表现了抽象的哲理,给接受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解释空间第55-58页
   ·隐喻作为一种词语形成的方式所显示出来的效应第58-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后记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篇衔接与连贯在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汉魏六朝挽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