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琵琶论文

论琵琶演奏技术的规范性与音乐表现力的多元性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第1章 琵琶乐器的历史沿革第9-11页
   ·秦汉时期我国的琵琶第9页
   ·南北朝时期琵琶的交融和发展第9页
   ·琵琶唐代发展的高峰时期第9-10页
   ·明清时期的琵琶及大型琵琶套曲的创作形成第10页
   ·建国后琵琶的发展第10-11页
第2章 琵琶的结构特点和常用演奏符号第11-16页
   ·琵琶的构造及各部位名称图第11-12页
   ·琵琶的定弦、音域第12页
   ·琵琶的常用符号第12-16页
     ·琵琶左手常用符号第12-13页
     ·琵琶右手常用符号第13-16页
第3章 演奏形态与演奏技法第16-25页
   ·规范的演奏姿势和最佳状态的建立第16-17页
   ·不良形态的避免与纠正第17页
   ·右手的基本技法第17-20页
     ·右手手型基本概念的培养第17-19页
     ·弹、挑的基本概念第19页
     ·轮指的基本概念第19-20页
     ·扫拂的基本概念第20页
     ·汇组技法类的基本概念第20页
   ·左手基本技法概要第20-25页
     ·基本技法第21-23页
       ·左手基本形态的建立第21-22页
       ·左手手指的按音准则第22-23页
       ·把位概念的培养第23页
       ·换把的动态形成第23页
     ·表情技法第23-25页
第4章 技巧的应用第25-42页
   ·弹挑—右手动作的基础第25-33页
     ·开发手指的运动能力第25-29页
     ·调动手腕的运动机能第29-30页
     ·手指触弦的感觉体验第30-32页
       ·触弦位置第31页
       ·触弦角度第31-32页
       ·触弦用峰第32页
     ·“臂重”—动作传输信号的综合体验第32-33页
   ·轮指—最具特色的演奏技巧第33-37页
     ·手指运动独立性的开发第33-37页
   ·右手多种技法的组合与协调第37页
   ·左手技法—构成音乐线条变化的基本形式第37-42页
     ·指力的开发第37-38页
     ·手指支撑力的重要性第38-40页
     ·换把—左手把位的动态移位第40-42页
第5章 琵琶音乐表现力的多元性第42-64页
   ·琵琶音乐语言特性的界定第42-57页
     ·情感性语言第42-46页
     ·情景性语言第46-49页
     ·风格性特点第49-57页
       ·体裁性特点第50-54页
       ·地域性风格第54-56页
       ·时代性风格第56-57页
   ·琵琶音乐表达的技术手段第57-64页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主义汉英新闻翻译
下一篇: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