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绪论 | 第11-17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2、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 第17-25页 |
(一) 教师倦怠的调查结果 | 第17-21页 |
1、性别不同的教师倦怠对比 | 第18页 |
2、职称不同的教师倦怠对比 | 第18-19页 |
3、职务不同的教师倦怠对比 | 第19页 |
4、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倦怠对比 | 第19-20页 |
5、工作年限不同教师倦怠对比 | 第20-21页 |
6、未婚者与已婚者的倦怠对比 | 第21页 |
(二) 教师倦怠程度的分类 | 第21-23页 |
1、轻度倦怠 | 第22页 |
2、中度倦怠 | 第22页 |
3、重度倦怠 | 第22-23页 |
(三) 广东省高技教师倦怠的影响 | 第23-25页 |
1、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 第23-24页 |
2、对学校造成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三、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诱因的分析 | 第25-35页 |
(一) 社会因素 | 第25-28页 |
1、社会对技校期望过高 | 第25-27页 |
2、技校教师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 第27-28页 |
(二) 学校因素 | 第28-32页 |
1、学校管理措施有待改进 | 第28-29页 |
2、教师评价、激励体制有待完善 | 第29-30页 |
3、教师缺乏有效培训机会 | 第30-31页 |
4、技校生源素质整体较差 | 第31-32页 |
(三) 教师自身因素 | 第32-35页 |
1、教师对角色期待过高 | 第32-33页 |
2、教师专业素养不够 | 第33页 |
3、教师性格因素 | 第33-35页 |
四、广东省高级技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消减对策 | 第35-42页 |
(一) 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合作 | 第35-36页 |
1、加强校企多层次合作 | 第35-36页 |
2、加强校校合作 | 第36页 |
(二) 学校改进教师工作环境 | 第36-39页 |
1、建立合理教师评价机制 | 第36-37页 |
2、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 第37-38页 |
3、增进教师工作环境的和谐氛围 | 第38页 |
4、尽力满足教师合理要求 | 第38-39页 |
5、尽力提高教师待遇 | 第39页 |
(三) 教师加强"内功" | 第39-42页 |
1、设立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 | 第40页 |
2、努力提升职业素质 | 第40-41页 |
3、提升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 第41页 |
4、培养广泛兴趣 | 第41-42页 |
五、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调查表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