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研究 | 第17页 |
|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研究 | 第17-18页 |
|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研究 | 第18页 |
|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基本规范和程序的研究 | 第18-19页 |
|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文章结构与创新 | 第20-23页 |
| ·文章结构 | 第20-22页 |
| ·本文的创新 | 第22-23页 |
| 第2章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概述 | 第23-28页 |
| ·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的界定 | 第23页 |
| ·经济责任与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 第23-24页 |
| ·经济责任审计与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 第24-25页 |
|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 第3章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要素 | 第28-38页 |
|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制依据 | 第28页 |
|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特性 | 第28-30页 |
| ·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的广泛性 | 第28-29页 |
| ·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全面性 | 第29页 |
| ·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复杂性 | 第29-30页 |
|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 ·乡镇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 第30页 |
| ·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 第30页 |
| ·国有资产管理及重大投资项目情况 | 第30-31页 |
| ·执行国家财经政策法规及完善内控制度的情况 | 第31页 |
| ·个人廉洁自律及相关情况 | 第31-32页 |
|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 | 第32-38页 |
| ·准备阶段 | 第34-35页 |
| ·实施阶段 | 第35-36页 |
| ·报告阶段 | 第36-37页 |
| ·终结阶段 | 第37-38页 |
| 第4章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 | 第38-47页 |
| ·案例概况 | 第38页 |
| ·审计过程 | 第38-40页 |
| ·审前调查阶段 | 第39页 |
| ·明确主要内容与重点范围 | 第39页 |
| ·审计实施 | 第39-40页 |
| ·出具审计结果报告 | 第40页 |
| ·下达审计决定书 | 第40-41页 |
|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41-47页 |
| ·乡镇领导法制意识缺失和财政财务管理问题 | 第41-42页 |
|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问题 | 第42-43页 |
| ·审计结果的运用问题 | 第43-44页 |
| ·经济责任审计保障问题 | 第44-47页 |
| 第5章 完善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 第47-59页 |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乡镇财务资金的执法监管 | 第47-49页 |
| ·加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立法 | 第47-48页 |
| ·加强对乡镇财务资金的执法监管 | 第48-49页 |
| ·建立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 第49-54页 |
|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 | 第49-50页 |
| ·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 第50-53页 |
| ·强化评价严谨性 | 第53-54页 |
| ·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 第54-56页 |
| ·加强审计结果对干部的监督力度 | 第54页 |
| ·加强审计结果对干部调配的影响力度 | 第54-55页 |
| ·加强审计结果问责力度 | 第55页 |
| ·加强审计结果促进内部的管理 | 第55-56页 |
| ·完善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保障制度 | 第56-59页 |
| ·建立高素质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 | 第56-57页 |
|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专项经费制度 | 第57-59页 |
| 结语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附录 | 第62-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