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公民权利与义务论文

网络舆论的政治监督功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0页
   ·相关研究动态第10-13页
   ·研究方法与不足第13-16页
     ·研究网络舆论监督的困难所在第13-14页
     ·研究网络舆论监督的可行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对网络舆论监督正面功能的实证评估第16-27页
   ·核心概念诠释第16-18页
     ·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第16-17页
     ·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第17页
     ·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要方式第17-18页
   ·网络舆论监督结果的评价标准第18-23页
     ·既有评价指标及不足第18-21页
     ·重构评价指标第21-22页
     ·评价指标的使用方法第22-23页
   ·网络舆论监督的四类结果及缺陷第23-27页
     ·网络舆论监督的四类结果第23-24页
     ·网络舆论监督并未促进政治参与第24-25页
     ·网络舆论监督对政治稳定构成威胁第25-27页
第3章 对网络舆论监督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7-37页
   ·网络舆论监督依靠的特殊手段第27-31页
     ·人肉搜索成因的传播学分析第27-28页
     ·谣言成因的传播学分析第28-30页
     ·极端语言成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第30-31页
   ·网络舆论监督并未促进政治参与的原因第31-34页
     ·依赖人肉搜索导致政治参与质量低第31-33页
     ·依赖谣言使正式政治参与渠道弱化第33-34页
   ·网络舆论监督威胁政治稳定的原因第34-37页
     ·依赖谣言使政府统治权威被削弱第34-35页
     ·依赖极端语言使社会冲突加剧第35-37页
第4章 网络舆论监督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第37-44页
   ·当代民主理论提供的解决思路第37-40页
     ·多元主义民主理论提供的解决思路第37-38页
     ·协商民主理论提供的解决思路第38-40页
   ·解决网络舆论监督现存问题的对策第40-44页
     ·规范网络舆论监督的微观措施及局限第40-42页
     ·解决网络舆论监督现存问题的宏观措施第42-44页
结论第44-46页
附表 2010至2012年网络舆论监督重要案例库第46-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以湖北省阳新县H镇为例
下一篇:外来移民对俄村生计方式的影响--内蒙古恩和民族乡X村的实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