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话音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沙河市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沙河话的方言概况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沙河话的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第四节 本文写作的方法、材料以及发音合作人概况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沙河话的语音系统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沙河话的语音系统 | 第16-20页 |
一 声母系统 | 第16-17页 |
二 韵母系统 | 第17-18页 |
三 声调系统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声韵配合关系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连读变调 | 第22-35页 |
第一节 非轻声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 第22-33页 |
一 非轻声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 第22-23页 |
二 从前变、后变、前后变三个角度具体分析 | 第23-32页 |
三 非轻声两字组变调合流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轻声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叠字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儿化音变以及“子”缀的变韵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儿化音变 | 第35-39页 |
一“儿”缀的构词能力 | 第35-36页 |
二 儿化音变的特点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子”缀的变韵 | 第39-42页 |
一“子”缀的构词能力 | 第39-40页 |
二“子”缀的变韵特点 | 第40-42页 |
第五章 量词“个”和介词“到”的变韵 | 第42-47页 |
第一节 量词“个”的变韵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介词“到”的变韵 | 第43-47页 |
一“动+介+处所词”结构中介词的本字 | 第44页 |
二“到”的变韵特点 | 第44-47页 |
第六章 结构助词和时体成分的变韵 | 第47-59页 |
第一节 结构助词“的、得、地”的变韵 | 第47-53页 |
一“的、得、地”的语法功能及基本音 | 第47页 |
二“的、得、地”的变韵特点 | 第47-52页 |
三“的、得、地”的变韵原因 | 第52-53页 |
第二节 时体成分“着”的变韵 | 第53-55页 |
一“着”的语法功能及基本音 | 第53页 |
二“着”的变韵特点 | 第53-55页 |
第三节 时体成分“了”的变韵 | 第55-59页 |
一“了”的语法功能及基本音 | 第55-56页 |
二“了”的变韵特点 | 第56-59页 |
第七章 方位词“上”的音变及其他类特殊读音 | 第59-66页 |
第一节 方位词“上”的音变 | 第59-62页 |
一“上”的语法功能及基本音 | 第59页 |
二“上”的音变特点 | 第59-62页 |
第二节 其他类词语中的特殊读音 | 第62-66页 |
一 合音分音类特殊读音 | 第62-64页 |
二 地名类特殊读音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附录 书目 | 第68-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