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义务教育论文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H县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22页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1-14页
  (一) 选题缘由第11-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4-17页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4-15页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5-17页
 三、 核心概念界定第17-19页
  (一)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17-18页
  (二)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第18-19页
  (三) 民族地区第19页
 四、 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9-21页
  (一) 研究思路第19-20页
  (二) 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五、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1-22页
  (一)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1页
  (二) 本研究不足之处第21-22页
第一章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第22-29页
 一、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基础第22-24页
  (一) 公共产品理论第22-23页
  (二) 委托——代理理论第23-24页
 二、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4“E”原则第24-25页
  (一) 经济性(Economy)原则第24-25页
  (二) 效率性(Efficiency)原则第25页
  (三) 有效性(Effectiveness)原则第25页
  (四) 平等性(Equality)原则第25页
 三、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特点、难点及可行性第25-29页
  (一) 义务教育绩效评价的特点第25-27页
  (二)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难点第27-28页
  (三)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可行性第28-29页
第二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29-35页
 一、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第29-30页
  (一) 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原则第29页
  (二) 可操作性原则第29-30页
  (三)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第30页
  (四) 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第30页
 二、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30-32页
 三、 绩效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第32-35页
  (一) 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主体第32页
  (二) 建立绩效评价标准体系第32-33页
  (三) 绩效评价打分与结果第33-35页
第三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案例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 H 县为例第35-43页
 一、 H 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与评价方法设计第35-36页
  (一) H 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第35-36页
  (二) H 县绩效评价关键指标设计第36页
 二、 广西壮族自治区 H 县概况第36-37页
 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 H 县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分析第37-43页
  (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 H 县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第37-40页
  (二) 广西壮族自治区 H 县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问题及原因第40-43页
第四章 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政策建议第43-46页
 一、 尽快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制度第43页
 二、 努力创新和优化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43-44页
 三、 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信息网络共享平台第44页
 四、 切实加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信息资料的管理第44页
 五、 重视和加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第44-46页
结语第46-4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4页
附录 A第54-55页
附录 B第55-57页
附录 C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部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实证研究--以湖北省竹溪县初中生为例
下一篇: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参与式预算制度研究--基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