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22页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一)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17-18页 |
(二)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 | 第18-19页 |
(三) 民族地区 | 第19页 |
四、 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9-21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五、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一)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1页 |
(二)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第一章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 | 第22-29页 |
一、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23页 |
(二)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二、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4“E”原则 | 第24-25页 |
(一) 经济性(Economy)原则 | 第24-25页 |
(二) 效率性(Efficiency)原则 | 第25页 |
(三) 有效性(Effectiveness)原则 | 第25页 |
(四) 平等性(Equality)原则 | 第25页 |
三、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特点、难点及可行性 | 第25-29页 |
(一) 义务教育绩效评价的特点 | 第25-27页 |
(二)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难点 | 第27-28页 |
(三)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29-35页 |
一、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一) 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原则 | 第29页 |
(二)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9-30页 |
(三)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第30页 |
(四) 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0页 |
二、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0-32页 |
三、 绩效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 | 第32-35页 |
(一) 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主体 | 第32页 |
(二) 建立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 第32-33页 |
(三) 绩效评价打分与结果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案例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 H 县为例 | 第35-43页 |
一、 H 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与评价方法设计 | 第35-36页 |
(一) H 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 第35-36页 |
(二) H 县绩效评价关键指标设计 | 第36页 |
二、 广西壮族自治区 H 县概况 | 第36-37页 |
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 H 县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 第37-43页 |
(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 H 县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第37-40页 |
(二) 广西壮族自治区 H 县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问题及原因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一、 尽快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制度 | 第43页 |
二、 努力创新和优化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4页 |
三、 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信息网络共享平台 | 第44页 |
四、 切实加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信息资料的管理 | 第44页 |
五、 重视和加强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附录 A | 第54-55页 |
附录 B | 第55-57页 |
附录 C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