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球根花卉类论文

不同处理对漳州水仙的矮化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目录第1-9页
英文略缩词表第9-10页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19页
 1 中国水仙的生物学性状第14页
 2 植物矮化研究进展第14-16页
   ·果树矮化研究进展第15页
     ·激素含量与植株生长势的关系第15页
     ·水势与植株生长势的关系第15页
   ·花卉矮化研究进展第15-16页
   ·作物矮化研究进展第16页
 3 生长延缓剂在植物矮化上的应用第16-17页
   ·生长延缓剂的作用机理第16-17页
   ·生长延缓剂在水仙上的应用第17页
     ·处理浓度第17页
     ·处理步骤第17页
     ·处理效果第17页
     ·其它生长延缓剂第17页
 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矮化处理的最佳浓度筛选第19-3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材料第19页
   ·方法第19-20页
     ·叶绿素含量测定采用比色法第19-2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0-34页
   ·不同浓度A处理对水仙外观形态的影响第20-23页
     ·不同浓度A处理对水仙叶片长度的影响第20-21页
     ·不同浓度A处理对水仙花葶长度的影响第21页
     ·不同浓度A处理对水仙叶片宽度的影响第21-22页
     ·不同浓度A处理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2-23页
   ·不同浓度B处理对水仙外观形态的影响第23-26页
     ·不同浓度B处理对水仙叶片长度的影响第23-24页
     ·不同浓度B处理对水仙花葶长度的影响第24页
     ·不同浓度B处理对水仙叶片宽度的影响第24-25页
     ·不同浓度B处理对水仙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5-26页
   ·不同浓度生长延缓剂PP_(333)对水仙外观形态的影响第26-29页
     ·不同浓度PP_(333)对水仙叶片长度的影响第26页
     ·不同浓度PP_(333)对水仙花葶长度的影响第26-27页
     ·不同浓度PP_(333)对水仙叶片宽度的影响第27-28页
     ·不同浓度PP_(333)对水仙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8-29页
   ·人工模拟气候对水仙外观形态的影响第29-31页
     ·模拟气候对水仙叶片长度的影响第29页
     ·模拟气候对水仙花葶长度的影响第29-30页
     ·模拟气候处理对水仙叶片宽度的影响第30-31页
     ·模拟气候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1页
   ·不同矮化处理间的横向比较第31-34页
     ·不同矮化处理对水仙叶片长度的影响第31-32页
     ·不同处理对水仙叶片宽度的影响第32页
     ·不同处理对水仙花葶长度的影响第32-33页
     ·不同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3 讨论与小结第34-36页
   ·讨论第34页
     ·不同矮化剂处理与水仙生长的关系第34页
     ·不同浓度生长抑制剂PP_(333)与水仙生长的关系第34页
   ·小结第34-36页
     ·A处理的最适浓度第34-35页
     ·B处理的最适浓度第35页
     ·PP_(333)处理的最适浓度第35页
     ·不同矮化处理间的效果、利弊比较第35-36页
第三章 不同矮化处理对水仙叶片氮素代谢的影响第36-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材料第36页
   ·方法第36-37页
     ·矮化处理第36页
     ·氨态氮含量用茚满三酮比色法测定第36页
     ·硝态氮含量用水杨酸法测定第36-37页
     ·全氮含量用纳氏比色法测定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0页
   ·矮化处理对水仙叶片全氮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矮化处理对叶片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第38-39页
   ·矮化处理对叶片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第39页
   ·矮化处理对硝态氮与铵态氮比的影响第39-40页
 3 讨论与小结第40-43页
   ·氮素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第40-41页
   ·氮素形态对氮素代谢的影响第41页
   ·氮素形态对光合、呼吸作用的影响第41-42页
   ·水仙体内氮素形态与植株矮化的关系第42-43页
第四章 不同矮化处理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第43-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材料第43页
   ·方法第43-44页
     ·可溶性总糖用蒽酮(试剂)比色法测定第43页
     ·蔗糖用蒽酮法测定第43页
     ·还原糖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第43-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47页
   ·不同处理对水仙叶片总糖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处理对水仙叶片蔗糖含量的影响第45页
   ·不同处理对水仙叶片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不同处理对还原糖占总糖比例的影响第46-47页
 3 讨论与小结第47-49页
   ·碳水化合物与植株形态的关系第47页
   ·矮化处理水仙叶片中总糖与蔗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第47-48页
   ·矮化处理水仙叶片中还原糖及其占总糖比例的变化规律第48-49页
第五章 不同矮化处理对水仙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第49-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9-50页
   ·材料第49页
   ·方法第49-50页
     ·HPLC(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内源激素含量第49-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6页
   ·不同处理对水仙叶片IAA含量的影响第50-51页
   ·不同处理对水仙叶片GA_3含量的影响第51-52页
   ·不同处理对水仙叶片ABA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不同处理对水仙叶片CTKs含量的影响第53-54页
     ·不同处理对叶片trans-Zeatin含量的影响第53-54页
     ·不同处理对叶片DHZR含量的影响第54页
   ·不同处理对叶片(IAA-4-GA_3)/ABA值的影响第54-55页
   ·不同处理对叶片(trans-Z+DHZR)/ABA值的影响第55-56页
 3 讨论与小结第56-60页
   ·内源激素与植物体生长的关系第56-57页
     ·IAA第56页
     ·GA第56-57页
     ·ABA第57页
     ·CTKs第57页
   ·矮化处理后水仙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第57-60页
第六章 讨论与总结第60-62页
 1 各矮化处理的最佳浓度及矮化效果第60页
 2 氮素形态与矮化的关系第60-61页
 3 碳水化合物形态与矮化的关系第61页
 4 内源激素与矮化效应的关系第61页
 5 确定了HPLC法测定水仙内源激素的试验条件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附录Ⅰ 不同矮化处理最终效果图版第67-68页
附录Ⅱ 高效液相色谱图第68-69页
附录Ⅱ 高效液相色谱图(续)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关系中的“安全困境”问题研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