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国外研究的综述 | 第9-11页 |
二、国内研究的综述 | 第11-13页 |
三、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 | 第13-14页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盈余管理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第一节 盈余管理的经济学基础 | 第16-19页 |
一、契约理论与盈余管理 | 第16-17页 |
二、信息经济学与盈余管理 | 第17-18页 |
三、产权理论与盈余管理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盈余管理的实证会计学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一、信息观 | 第19-20页 |
二、计量观 | 第20页 |
三、契约观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盈余管理的财务学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管理层权力视角下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分析 | 第22-30页 |
第一节 管理层激励机制的不可或缺性 | 第22-23页 |
一、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 第22页 |
二、激励机制的不可或缺性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会计信息在管理层报酬激励机制中的运用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公认会计准则的契约不完备性 | 第24-25页 |
第四节 管理层权力及其对薪酬制定的影响 | 第25-27页 |
一、管理层权力的提出 | 第25-26页 |
二、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薪酬的影响 | 第26-27页 |
第五节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对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7-30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的形成 | 第27-28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对薪酬激励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三、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对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30-53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30-32页 |
一、研究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二、选取标准与依据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盈余管理度量模型的选择和运用 | 第32-40页 |
一、盈余管理程度计量方法的选择 | 第32-34页 |
二、盈余管理程度计量模型的选择 | 第34-37页 |
三、修正的琼斯模型的运用 | 第37-40页 |
第四节 实证分析过程 | 第40-51页 |
一、变量的定义 | 第40-42页 |
二、描述性统计 | 第42-43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43-44页 |
四、实证过程 | 第44-51页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第一节 基于管理层权力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基于高管激励机制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54-55页 |
一、设立独立权威的激励决策机构 | 第54页 |
二、推进管理层和股东的激励相容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基于经理人市场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55-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84页 |
后记 | 第84-85页 |
详细摘要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