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与状态词缀相关的研究情况概述 | 第13-30页 |
第一节 传统的词缀研究 | 第13-18页 |
一、西方语言词缀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二、汉藏语言词缀的研究 | 第14-18页 |
第二节 状态词及重叠式研究 | 第18-26页 |
一、状态词研究 | 第18-22页 |
二、重叠式研究 | 第22-26页 |
第三节 新阶段研究的启示 | 第26-30页 |
第二章 汉语状态词缀概说 | 第30-46页 |
第一节 汉语状态词缀的基本情况 | 第30-35页 |
一、什么是汉语状态词缀 | 第30-31页 |
二、汉语状态词缀的结构形式与功能 | 第31-35页 |
第二节 状态词缀的一般特征 | 第35-46页 |
一、位置确定、缺少独立性 | 第35-37页 |
二、意义虚无或抽象而不具体 | 第37-40页 |
三、有独特的读音规律和语用含义 | 第40-46页 |
第三章 普通话、北京方言、哈尔滨方言状态词缀的分类及其分布对比 | 第46-84页 |
第一节 普通话状态词缀的分类、分布 | 第46-53页 |
一、前加词缀与中加词缀 | 第46-48页 |
二、后加词缀 | 第48-51页 |
三、普通话状态词缀的特点 | 第51-53页 |
第二节 北京方言状态词缀的分类及其分布 | 第53-65页 |
一、前加词缀 | 第53-54页 |
二、中加词缀 | 第54-55页 |
三、后加词缀 | 第55-62页 |
四、北京方言状态词缀的特点 | 第62-65页 |
第三节 哈尔滨方言状态词缀的分类及其分布 | 第65-78页 |
一、前加词缀 | 第65-66页 |
二、中加词缀 | 第66-67页 |
三、后加词缀 | 第67-76页 |
四、哈尔滨方言状态词缀的特点 | 第76-78页 |
第四节 普通话、北京方言、哈尔滨方言状态词缀的分类及其分布对比 | 第78-84页 |
一、前、中缀对比 | 第78-79页 |
二、后缀数量及词类分布对比 | 第79-80页 |
三、叠音后缀对比 | 第80-81页 |
四、其他各类词缀对比 | 第81页 |
五、关于数字构成的状态词缀 | 第81-84页 |
第四章 其他方言状态词缀的分类及其分布对比 | 第84-107页 |
第一节 其他北方方言状态词缀的分类、分布 | 第84-89页 |
一、太原方言 | 第84-86页 |
二、徐州方言 | 第86-89页 |
第二节 南方方言状态词缀的分类、分布 | 第89-107页 |
一、厦门方言 | 第89-91页 |
二、东莞方言 | 第91-93页 |
三、客家方言 | 第93-97页 |
四、南昌方言 | 第97-99页 |
五、上海方言 | 第99-101页 |
六、长沙方言 | 第101-107页 |
第五章 古代汉语言状态词缀的变化发展 | 第107-122页 |
第一节 不同时代状态词缀的分类、分布 | 第107-114页 |
一、唐以前状态词缀的变化发展 | 第107-109页 |
二、唐五代的状态词缀 | 第109-110页 |
三、宋代的状态词缀 | 第110-111页 |
四、元代的状态词缀 | 第111-113页 |
五、元代以后的状态词缀 | 第113-114页 |
第二节 古今状态词缀比较 | 第114-122页 |
一、状态词缀的发展演化 | 第114-118页 |
二、状态词缀古今演化的联系 | 第118-122页 |
第六章 汉藏语其他语族语支中状态词缀的类型、分布 | 第122-143页 |
第一节 藏缅语的状态词缀 | 第122-133页 |
一、藏语支、羌语支的状态词缀 | 第122-123页 |
二、景颇语支的状态词缀 | 第123-125页 |
三、彝语支的状态词缀 | 第125-131页 |
四、其他语支的状态词缀 | 第131-133页 |
第二节 苗瑶语、壮侗语的状态词缀 | 第133-138页 |
一、苗瑶语的状态词缀 | 第133-134页 |
二、壮侗语的状态词缀 | 第134-138页 |
第三节 汉藏语其他语族状态词缀的特点 | 第138-143页 |
一、汉藏语其他语族各语言状态词缀的附加意义 | 第138-140页 |
二、各语言状态词缀的结构特点 | 第140-141页 |
三、各语言状态词缀的读音规律 | 第141-143页 |
第七章 状态词缀的类型学特征 | 第143-168页 |
第一节 从各语言相互比较看状态词缀的共性与个性 | 第143-150页 |
一、与汉藏语之外的语言比较 | 第143-146页 |
二、汉藏语状态词缀的共性与个性 | 第146-150页 |
第二节 从状态词缀的形成、发展看语言类型的共性与个性 | 第150-153页 |
一、状态词缀的形成 | 第150-151页 |
二、状态词缀的发展 | 第151-153页 |
第三节 语言内部关系的制约和语言外部条件的影响 | 第153-162页 |
一、内部关系的制约 | 第153-157页 |
二、语言外部条件的影响 | 第157-162页 |
第四节 状态词缀的语用特点 | 第162-168页 |
一、语境、语域选择 | 第162-164页 |
二、表达修辞含义 | 第164-168页 |
结语 | 第168-17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70-1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76-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