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本研究基本约定 | 第16-17页 |
·注册会计师的属性假定 | 第16页 |
·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假定 | 第16-17页 |
·基本思路与框架 | 第17-19页 |
第2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控制机制的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理性选择理论 | 第19-20页 |
·产业组织理论 | 第20页 |
·审计合谋的行为特征与形成机理分析 | 第20-22页 |
·审计合谋的行为特征分析 | 第20页 |
·审计合谋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20-22页 |
·审计合谋控制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审计合谋控制因素理论分析 | 第25-31页 |
·有效惩戒机制分析 | 第25-27页 |
·基本假定 | 第25-26页 |
·研究结论 | 第26页 |
·审计合谋控制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监管机构控制审计合谋的模型分析 | 第27-30页 |
·基本模型 | 第27-28页 |
·模型求解与结论 | 第28-29页 |
·审计合谋控制因素解析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审计合谋控制因素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第31-40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1-34页 |
·问卷调查方法及样本选择 | 第31页 |
·变量定义与度量 | 第31-33页 |
·研究假设 | 第33-34页 |
·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34页 |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38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相关分析 | 第35页 |
·回归分析 | 第35-37页 |
·多元回归分析的检验 | 第37-38页 |
·假设的检验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审计合谋控制机制构建设想 | 第40-49页 |
·控制审计合谋的惩戒机制 | 第40-44页 |
·提高查处概率,加大处罚力度 | 第40-41页 |
·健全民事诉讼:归责与举证 | 第41-44页 |
·实行同行互查制度 | 第44页 |
·控制审计合谋的声誉机制 | 第44-47页 |
·优化事务所责任结构 | 第44-46页 |
·提高社会公众法律意识 | 第46页 |
·提高声誉约束机制效力 | 第46-47页 |
·惩戒机制和声誉机制的有机结合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审计合谋控制机制的现实需求:以南方保健审计失败案为例 | 第49-59页 |
·南方保健审计失败案分析及警示 | 第49-55页 |
·本不该发生的审计失败 | 第49-51页 |
·安永审计失败的警示 | 第51-53页 |
·南方保健审计失败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 | 第53-55页 |
·审计合谋控制机制的现实案例分析 | 第55-58页 |
·监管制度与审计供给主体合谋 | 第55-56页 |
·法人治理结构与被动审计合谋 | 第56-57页 |
·惩戒与声誉机制的现实尴尬与需求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问卷调查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