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 1 柚皮苷与柚皮苷酶 | 第12-16页 |
| ·柚皮苷概述 | 第12-14页 |
| ·柚皮苷的结构和特性 | 第12-13页 |
| ·柚皮苷的分离检测方法 | 第13-14页 |
| ·柚皮苷酶 | 第14-16页 |
| ·与柚皮苷酶有关的微生物 | 第14-15页 |
| ·柚苷酶的分离纯化 | 第15-16页 |
| 2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和与其脱苦有关的酶 | 第16-22页 |
|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概述 | 第16-18页 |
| ·柠檬苦素的结构及特性 | 第16-17页 |
| ·柠檬苦素的分离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 ·对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脱苦机理 | 第18-21页 |
| ·产柠檬苦素类化合物脱苦酶的微生物 | 第21-22页 |
|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 ·蜜柚加工的重要意义 | 第22页 |
| ·脱苦技术是蜜柚加工的技术瓶颈 | 第22-23页 |
| ·蜜柚酶法脱苦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 第23-24页 |
| 4 研究的路线和内容 | 第24-26页 |
| ·研究路线 | 第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琯溪蜜柚中主要苦味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24-25页 |
| ·琯溪蜜柚中主要苦味物的丙酮提取工艺研究 | 第25页 |
| ·具分解三种主要苦味物酶活力的天然菌株的分离筛选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琯溪蜜柚中主要苦味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26-39页 |
| 1 前言 | 第2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 ·仪器 | 第26-27页 |
| ·试剂 | 第27页 |
| ·柚皮苷、柠檬苦素和诺米林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7页 |
|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27-28页 |
| ·色谱条件 | 第28页 |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8-2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 ·流动相中有机溶剂成分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及优化 | 第29-30页 |
| ·流动相PH值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流动相中有机溶剂和缓冲溶液的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柱温的选择 | 第32-34页 |
| 4.方法应用性的评价 | 第34-37页 |
| ·标准工作曲线的制定 | 第34-35页 |
| ·检测限 | 第35页 |
| ·稳定性试验 | 第35-36页 |
| ·精密度 | 第36-37页 |
| ·准确度 | 第37页 |
| 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蜜柚分离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37页 |
| ·方法的应用性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琯溪蜜柚中主要苦味物的丙酮提取工艺研究 | 第39-47页 |
| 1 前言 | 第3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0页 |
|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 ·样品的提取 | 第40-41页 |
| ·苦味物粗品的制备 | 第41页 |
| ·柚皮苷、柠檬苦素和诺米林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 ·采用不同的果实组织作提取原料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原料是否脱脂对苦味物提取效率的影响 | 第42页 |
| ·脱脂溶剂对苦味物提取效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 ·琯溪蜜柚中主要苦味物丙酮浸提条件的优化 | 第43-44页 |
| ·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粗品的测定 | 第44-45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产综合分解蜜柚中主要苦味物脱苦酶菌株的分离筛选 | 第47-61页 |
| 1 前言 | 第4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7-5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8页 |
| ·主要试剂 | 第48-49页 |
| ·主要培养基 | 第49页 |
| ·基础分离培养基 | 第49页 |
| ·选择性液体发酵培养基 | 第49页 |
| ·选择性固体平板培养基 | 第49页 |
| ·菌株来源 | 第49-50页 |
| ·苦味物丙酮浓缩液的制备 | 第50页 |
| ·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第50-51页 |
| ·初筛方法 | 第50页 |
| ·复筛方法 | 第50-51页 |
| ·柚皮苷、柠檬苦素和诺米林的检测方法 | 第51页 |
| ·部分溶液的配置 | 第51页 |
| ·苦味物(柚皮苷和柠檬苦素)母液 | 第51页 |
| ·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 第51页 |
| ·相关酶活力的测定 | 第51页 |
| ·菌株的初步鉴定 | 第51-5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59页 |
| ·菌株的分离 | 第52页 |
| ·菌株的初筛 | 第52-56页 |
| ·对三种苦味物均有分解能力的菌株 | 第52-54页 |
| ·只对柚皮苷有分解能力的菌株 | 第54-55页 |
| ·只对柠檬苦素和诺米林有分解能力菌株 | 第55-56页 |
| ·菌株的复筛 | 第56-57页 |
| ·菌株的初步鉴定 | 第57-59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菌株筛选 | 第59页 |
| ·菌株所产的脱苦酶活力 | 第59页 |
| ·菌株的初步鉴定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3页 |
| 1 蜜柚中主要苦味物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 第61页 |
| 2 蜜柚中主要苦味物丙酮提取工艺的确定 | 第61-62页 |
| 3 产综合分解蜜柚中主要苦味物脱苦酶菌株的获得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附录 | 第70-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