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合--一个政策型过渡性社区整合的社会学个案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9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理论背景及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4页 |
一、相关经验研究 | 第8-12页 |
二、关于国家—社会的理论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一、研究主要内容和问题 | 第14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调查点 | 第16-1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二、调查点简介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聚的过程:一个政策型过渡性社区的诞生 | 第19-28页 |
第一节 社区成立的背景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城郊村庄的解体和新社区的重组 | 第20-23页 |
一、城郊村庄 | 第20-21页 |
二、村庄解体 | 第21-22页 |
三、社区重组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剩余村民的聚集和动迁市民的嵌入 | 第23-24页 |
一、剩余村民的聚集 | 第23页 |
二、城市动迁安置户的嵌入 | 第23-24页 |
第四节 保障性住房户的组合式加入 | 第24-25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散的现实:社区的分裂格局 | 第28-52页 |
第一节 形式统一下的聚而未合 | 第28-33页 |
一、形式统一 | 第28-29页 |
二、聚而未合 | 第29-33页 |
第二节 “多权交错”中的管而不治 | 第33-42页 |
一、“多权交错” | 第33-35页 |
二、管而不治 | 第35-42页 |
第三节 “还我阳光”:一次维权性集体行动 | 第42-49页 |
一、祸起商铺房 | 第42-43页 |
二、我的地盘,我做主 | 第43-44页 |
三、找县长去 | 第44-45页 |
四、拆房进行时 | 第45-46页 |
五、谈判中的策略 | 第46-49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9-52页 |
一、经济方面 | 第49-50页 |
二、政治方面 | 第50-51页 |
三、文化方面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合的希望:社区民间力量的萌生 | 第52-57页 |
第一节 健身娱乐协会 | 第52-53页 |
第二节 社区运输合作社 | 第53-54页 |
第三节 治安管理小组 | 第54-5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57-62页 |
第一节 从村庄向城市的转型:强制?自发?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反思:政策型过渡性社区何以整合 | 第58-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一:东苑社区的景色 | 第65-66页 |
附录二:典型访谈记录 | 第66-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