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研究--以太原市东风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0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现实意义第12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一、国内研究综述第12-16页
  二、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7-20页
  一、研究方法第17-18页
  二、研究思路第18-20页
第二章 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的理论概述第20-29页
 第一节 社区自治的基本概念第20-24页
  一、社区的涵义第20-21页
  二、社区自治第21-23页
  三、我国社区自治的基本情况第23-24页
 第二节社区居民委员会发展的历史沿革第24-26页
  一、萌芽和成型阶段(1949年—1957年)第24-25页
  二、停滞及破坏阶段(1958年—1979年)第25页
  三、恢复与重建阶段(1980年—1989年)第25-26页
  四、创新并推进阶段(1990年至今)第26页
 第三节 我国社区自治发展的新动向第26-29页
  一、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新动向第26-27页
  二、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自治新动向第27-29页
第三章 太原市东风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现状第29-39页
 第一节 东风社区居民委员会基本情况第29-36页
  一、居委会的制度架构第29-34页
  二、居委会的体制运行第34-36页
 第二节 东风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现状第36-39页
  一、居委会自治取得的成效第36-37页
  二、东风社区居委会面临的困难第37-39页
第四章 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存在的问题第39-46页
 第一节 经费问题第39页
 第二节 人才问题第39-40页
  一、性别组成上第39-40页
  二、年龄结构上第40页
  三、专业程度上第40页
 第三节 独立性问题第40-42页
  一、监督虚位第41页
  二、决策缺位第41-42页
  三、考核错位第42页
 第四节 内部运行状况问题第42-44页
  一、职能行政化第42-43页
  二、成员公职化第43页
  三、工作方式机关化第43-44页
 第五节 居民参与问题第44-46页
  一、参与意识不强第44页
  二、参与能力不高第44页
  三、参与程度不深第44-45页
  四、参与主体不平衡第45-46页
第五章 导致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6-52页
 第一节 法律支持不充分第46-47页
 第二节 财政体制不合理第47-48页
 第三节 利益机制不协调第48页
 第四节 居委会角色认知不明确第48-49页
  一、自治主观倾向缺失第48页
  二、法律执行力度不够第48-49页
  三、社区党组织包办过多第49页
 第五节 独立意识不到位第49-50页
 第六节 第三部门发育不成熟第50-52页
第六章 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能力的对策建议第52-62页
 第一节 逐步健全法律体系第52-53页
  一、健全社区法律体系的方向第52页
  二、健全社区法律体系的目标第52-53页
  三、健全社区法律体系建设的重点第53页
 第二节 合理界定职能范围第53-55页
  一、居民委员会职能界定第53-54页
  二、政府职能界定第54-55页
 第三节 积极改革财政制度第55-56页
  一、实行税收增量比例返还制度第55页
  二、实行“费随事转”第55页
  三、扶持社区自办企业第55页
  四、出台具体的共建经费政策第55-56页
  五、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第56页
 第四节 切实培养自治意识第56-57页
  一、提高社区服务质量第56页
  二、强化社区政治参与第56-57页
  三、加强居民互动交往第57页
 第五节 大力扶持中介组织第57-58页
  一、提供法律性和政策性支持第58页
  二、加强中介组织的制度建设第58页
  三、协调与社区其他组织的关系第58页
 第六节 创新优化运行机制第58-62页
  一、重构居委会工作制度第58-59页
  二、构建社区自治合作网络第59-62页
第七章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郊征地拆迁中的新市民生计问题研究--以河南省Z市近郊J拆迁村为例
下一篇:聚·散·合--一个政策型过渡性社区整合的社会学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