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历史教科书对异国形象构建:总体描述 | 第17-25页 |
一、异国的选择及关注范围的变化——从以欧美强国为中心到逐渐开始关注亚非拉新兴国家的发展 | 第17-18页 |
二、描述异国的主题内容变化——从单维狭窄的政治史视野转变为多维开阔的历史视野 | 第18-21页 |
三、价值取向的嬗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政治文明为主线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历史教科书中异国形象:历史分析 | 第25-29页 |
一、80至90年代的教科书 | 第25-27页 |
二、新世纪的教科书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历史教科书中异国形象:国别分析 | 第29-56页 |
一、美国形象分析 | 第29-38页 |
二、苏俄形象分析 | 第38-44页 |
三、英国形象分析 | 第44-49页 |
四、日本形象分析 | 第49-56页 |
第五章 影响异国形象因素分析 | 第56-62页 |
一、历史学科自身的性质 | 第56-57页 |
二、课程知识属性特征 | 第57-59页 |
三、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 | 第59-60页 |
四、文化背景和文化交流 | 第60-62页 |
第六章 反思与建议 | 第62-65页 |
一、从根本上扭转“欧洲中心论” | 第62-64页 |
二、增加与现实生活和社会进步联系的内容 | 第64页 |
三、加强历史教科书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