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第9-11页 |
| ·振动控制技术分类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振动控制与隔振技术基本理论 | 第17-28页 |
| ·振动控制概述 | 第17-18页 |
| ·振动控制的工程意义 | 第17页 |
| ·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 | 第17-18页 |
| ·隔振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 ·隔振的分类 | 第18-19页 |
| ·衡量隔振效果的参数 | 第19页 |
| ·算例 | 第19-28页 |
| ·单自由度隔振系统 | 第19-21页 |
| ·双层隔振系统 | 第21-28页 |
| 第3章 有限元分析平台 | 第28-34页 |
| ·有限元求解的基本步骤 | 第28-29页 |
| ·有限元分析软件平台 | 第29-32页 |
| ·前后置处理软件(MSC.Patran) | 第29-31页 |
| ·有限元分析软件平台(MSC.Nastran) | 第31-32页 |
| ·工程分析框架结构 | 第32页 |
| ·动力学分析 | 第32-34页 |
| 第4章 隔振系统设计理论及优化设计 | 第34-50页 |
| ·隔振设计的基本依据 | 第34页 |
| ·隔振设计步骤 | 第34-36页 |
| ·单自由度隔振系统 | 第34-35页 |
| ·双层隔振系统 | 第35页 |
| ·多自由度隔振系统 | 第35-36页 |
| ·隔振器的特性和类型 | 第36-39页 |
| ·对隔振器性能的要求 | 第36-37页 |
| ·常用隔振器 | 第37-39页 |
| ·隔振器的安装方式及载荷计算 | 第39-42页 |
| ·三点支承 | 第39-40页 |
| ·四点支撑 | 第40-41页 |
| ·六点支撑 | 第41-42页 |
| ·隔振器布置方案优化设计 | 第42-50页 |
| ·模型建立 | 第42-45页 |
| ·优化分析 | 第45-50页 |
| 第5章 舰船浮筏主要结构参数对隔振性能的影响 | 第50-66页 |
| ·浮筏隔振技术简介 | 第50-51页 |
| ·浮筏隔振系统的力学模型 | 第51-57页 |
| ·浮筏隔振系统的建模方法 | 第51-52页 |
| ·离散参数模型 | 第52-54页 |
| ·离散与连续参数耦合模型 | 第54-57页 |
| ·能量平均法 | 第57-59页 |
| ·多源扰动的能量叠加 | 第58页 |
| ·多方向性的振动能量叠加 | 第58-59页 |
| ·算例分析 | 第59-65页 |
| ·模态分析 | 第60-61页 |
| ·隔振效果评定 | 第61页 |
| ·多源激励浮筏隔振系统中主要结构参数对隔振性能的影响 | 第61-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舰船浮筏隔振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66-77页 |
| ·船体振动概述 | 第66-71页 |
| ·整船振动固有频率 | 第67-69页 |
| ·整船强迫振动及振动响应 | 第69-71页 |
| ·浮筏结构振动响应求解理论 | 第71-73页 |
| ·船舶结构振动的传递分析 | 第71-72页 |
| ·基于有限元的振动响应求解方法 | 第72-73页 |
| ·潜艇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73-77页 |
| ·模型建立和网格剖分 | 第74页 |
| ·结构模态分析 | 第74-75页 |
| ·结构动态响应分析 | 第75-77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全文总结 | 第77-78页 |
| ·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