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

新加坡基础教育在多元与整合中走向平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言第9-13页
第一章 “灰烬中再生的凤凰”—亚洲小龙新加坡的腾飞第13-16页
 (一) 国家概况第13页
 (二) 历史追溯第13-15页
 (三) 今日繁荣第15-16页
第二章 新加坡基础教育发展的背景第16-20页
 (一) 独特的社会生态第16-17页
  1. “小国寡民”的岛国教育第16-17页
  2. “一党制”政府领导下的教育第17页
 (二) 多源流整合的文化与历史:冲突与融合的过程第17-18页
 (三) 多元文化中的“高速列车型”的现代化进程第18-20页
第三章 新加坡基础教育的历史发展:从殖民地到独立国第20-29页
 (一) 教育殖民地化时期:多源流教育体系的并存第20-21页
 (二) 独立后民族教育时期: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教育改革轨迹第21-29页
  1. 经济恢复阶段(1965年-1978年):普及基础教育第21-22页
  2. 经济腾飞阶段(1979年-1984年):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第22-24页
  3. 经济重整阶段(1985年-1997年):优化基础教育第24-25页
  4. 经济复兴阶段(1998年至今):走向理想的基础教育第25-27页
  5. 总结第27-29页
第四章 挑战与机遇:东方与西方合璧中见特色,传统与现代整合中求发展第29-52页
 (一) 分流教育体制:因材施教,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第31-37页
  1. 第一次分流第32-33页
  2. 第二次分流第33-35页
  3. 第三次分流第35-36页
  4. 教育分流的利与弊第36-37页
 (二) 双语教育政策: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保留民族文化传统第37-42页
  1. 双语教育的功能及优势第37-38页
  2. 新加坡双语教育的必要性第38-40页
  3.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轨迹第40-41页
  4. 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成效第41-42页
 (三) 成功的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国家意识,建构多元种族的和谐社会第42-52页
  1.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历史轨迹第43-47页
  2.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第47-49页
  3.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第49-52页
第五章 新加坡基础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第52-59页
 (一) 完善教育分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第52-55页
  1. 教育分流的理论基础第52-53页
  2. 我国实行教育分流的必要性分析第53-54页
  3. 我国实行教育分流第54-55页
 (二) 反思双语教育,给予重新定位第55-57页
  1. 我国双语教育的现状分析第55-56页
  2. 定位我国的双语教育第56-57页
 (三) 发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道德认知的顺序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