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布局调整对家庭的影响及补偿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导论 | 第11-2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影响学校布局调整的因素 | 第12-13页 |
2、学校撤并的标准和程序 | 第13-14页 |
3、学校布局调整实施的效果 | 第14-15页 |
4、布局调整负面效应的应对策略 | 第15-16页 |
5、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16-17页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四) 研究的思路和设计 | 第18-21页 |
1、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2、研究设计 | 第19-21页 |
二、家长视角中的学校布局调整政策 | 第21-39页 |
(一) 样本特征 | 第21-22页 |
(二) 家长对学校撤并的态度和参与度 | 第22-24页 |
1、家长对学校撤并的态度呈差异性 | 第22-24页 |
2、学校撤并过程中家长参与度低 | 第24页 |
(三) 家长对学校撤并效果的评价 | 第24-27页 |
1、家长对学校撤并的效果评价呈差异性 | 第24-26页 |
2、家长的参与度影响其对学校撤并效果的评价 | 第26-27页 |
(四) 家长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 | 第27-28页 |
1、经历过布局调整的家长对教育质量评价较高 | 第27页 |
2、未经历布局调整的家长对教育质量评价更高 | 第27-28页 |
(五) 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的感受 | 第28-35页 |
1、孩子上学的便利度 | 第28-32页 |
2、孩子学校生活 | 第32-35页 |
(六) 家庭的负担 | 第35-39页 |
1、陪读现象增多 | 第35-36页 |
2、部分家庭教育成本增加 | 第36-39页 |
三、学校布局调整对家庭的影响 | 第39-49页 |
(一) 学校撤并导致部分孩子上学远、上学难 | 第39-41页 |
1、农村学前幼儿求学困难 | 第39-40页 |
2、义务段孩子教育机会受损 | 第40-41页 |
(二) 布局调整导致孩子上学安全问题突出 | 第41-42页 |
1、交通安全 | 第41-42页 |
2、住宿安全 | 第42页 |
(三) 布局调整导致弱势家庭负担更重 | 第42-45页 |
1、孩子学校寄宿的家庭负担 | 第43-44页 |
2、家长租房陪读的家庭负担 | 第44-45页 |
(四) 布局调整后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 | 第45-47页 |
1、孩子的营养问题 | 第45-46页 |
2、孩子的心理健康 | 第46-47页 |
(五) 家长民主表达权利缺失 | 第47-49页 |
四、补偿布局调整中利益受损者的必要性 | 第49-53页 |
(一) 现实的差异性 | 第49-50页 |
(二) 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 | 第50-51页 |
(三) 教育政策的价值要求 | 第51-52页 |
(四) 政府的责任使然 | 第52-53页 |
五、构建公平、高效的利益补偿机制 | 第53-58页 |
(一) 构建以政府为主的利益补偿机制 | 第53页 |
(二) 建立利益受损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 第53-54页 |
(三) 建立多样化的补贴措施 | 第54-56页 |
1、多元化的寄宿生补贴 | 第54-55页 |
2、家长租房陪读补贴 | 第55页 |
3、交通补贴与安全保障 | 第55页 |
4、因地制宜地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 | 第55-56页 |
(四) 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 | 第56-58页 |
1、加大公用经费投入力度 | 第56页 |
2、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管理 | 第56-57页 |
3、建立补偿的保障机制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