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第一节 选题价值和主要创新点 | 第12-14页 |
·选题的价值 | 第1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本文体例说明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搜集并分析大量语料 | 第14页 |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第14-15页 |
·共时比较与历时比较相结合 | 第15页 |
第三节 古代汉语量词研究综论 | 第15-32页 |
·第一阶段(1898-1950):初建汉语语法研究体系,对量词有了初步认识 | 第15-17页 |
·第二阶段(1950-1980):以共时现象和历时演变描写为主的研究 | 第17-21页 |
·第三阶段(1980- ):语言事实描写与理论解释、寻求规律并重 | 第21-32页 |
第二章 唐五代量词总览 | 第32-56页 |
第一节 量词的分类 | 第32-35页 |
第二节 量词的语法特征 | 第35-56页 |
·名量词的语法特征 | 第35-49页 |
·动量词的语法特征 | 第49-56页 |
第三章 名量词研究 | 第56-232页 |
第一节 度量量词 | 第56-86页 |
·标准度量量词 | 第56-84页 |
·非标准度量量词 | 第84-86页 |
第二节 借用名量词 | 第86-89页 |
·第一组 | 第87-88页 |
·第二组 | 第88-89页 |
第三节 个体量词 | 第89-191页 |
·旧有个体量词在唐五代的继承与发展 | 第89-167页 |
·唐五代新兴个体量词 | 第167-191页 |
第四节 集合量词 | 第191-221页 |
·旧有集合量词在唐五代的继承与发展 | 第191-210页 |
·唐五代新兴集合量词 | 第210-221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221-232页 |
·唐五代的度量量词和借用名量词 | 第221-222页 |
·唐五代的个体量词 | 第222-230页 |
·唐五代的集合量词 | 第230-232页 |
第四章 动量词研究 | 第232-257页 |
第一节 专用动量词 | 第232-250页 |
·旧有动量词在唐五代的继承与发展 | 第232-244页 |
·唐五代新兴动量词 | 第244-250页 |
第二节 借用动量词 | 第250-253页 |
·借自名词的动量词 | 第250-251页 |
·借自动词的动量词 | 第251-253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53-257页 |
·动量词的来源以及动量搭配问题 | 第253-254页 |
·汉语动量词相对于名量词的特点 | 第254-257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257-260页 |
参考文献 | 第260-265页 |
论文类 | 第260-262页 |
专著类 | 第262-263页 |
语料来源 | 第263-265页 |
致谢 | 第265-267页 |
个人简介 | 第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