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企业文化建设概述 | 第13-20页 |
2.1 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2.1.1 威廉·大卫的Z理论 | 第13-14页 |
2.1.2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 第14页 |
2.2 企业文化的概念 | 第14-15页 |
2.3 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 | 第15-18页 |
2.3.1 物质文化 | 第16页 |
2.3.2 行为文化 | 第16页 |
2.3.3 制度文化 | 第16-17页 |
2.3.4 精神文化 | 第17-18页 |
2.4 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作用 | 第18-20页 |
2.4.1 凝聚作用 | 第18页 |
2.4.2 导向作用 | 第18页 |
2.4.3 激励作用 | 第18-19页 |
2.4.4 约束作用 | 第19-20页 |
第3章 新疆采气一厂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 第20-31页 |
3.1 新疆采气一厂生产经营概况 | 第20页 |
3.2 新疆采气一厂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承 | 第20-21页 |
3.3 新疆采气一厂企业文化建设的定性分析 | 第21-24页 |
3.3.1 物质文化丰富多样 | 第21-22页 |
3.3.2 行为文化精彩纷呈 | 第22页 |
3.3.3 制度文化规范合理 | 第22-23页 |
3.3.4 精神文化与时俱进 | 第23-24页 |
3.4 新疆采气一厂企业文化建设的定量分析 | 第24-30页 |
3.4.1 新疆采气一厂企业文化量化分析思路 | 第24-25页 |
3.4.2 新疆采气一厂企业文化建设测度量表设计 | 第25页 |
3.4.3 新疆采气一厂企业文化测度 | 第25-27页 |
3.4.4 新疆采气一厂企业文化定量评估结论 | 第27-30页 |
3.5 新疆采气一厂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3.5.1 “揽权推责”缺乏责任感 | 第30页 |
3.5.2 “只罚不奖”缺乏奖励机制 | 第30页 |
3.5.3 “熊猫心态”缺乏思想创新 | 第30-31页 |
第4章 新疆采气一厂企业文化建设改进方案及实施步骤 | 第31-40页 |
4.1 指导思想 | 第31页 |
4.2 基本原则 | 第31-33页 |
4.2.1 系统性原则 | 第31-32页 |
4.2.2 继承性原则 | 第32页 |
4.2.3 特色性原则 | 第32页 |
4.2.4 实践性原则 | 第32-33页 |
4.3 总体目标 | 第33页 |
4.4 方案设计 | 第33-36页 |
4.4.1 以人为本打造精神文化 | 第33-34页 |
4.4.2 绩效考核推进制度文化 | 第34页 |
4.4.3 以习俗化引导行为文化 | 第34-35页 |
4.4.4 品牌效应打造物质文化 | 第35-36页 |
4.4.5 全面推进子文化系统建设 | 第36页 |
4.5 实施步骤 | 第36-40页 |
4.5.1 实施步骤设计思路 | 第36-37页 |
4.5.2 整合设计,构建体系阶段 | 第37页 |
4.5.3 全面实施,整体推进阶段 | 第37-38页 |
4.5.4 巩固培训,修正提高阶段 | 第38页 |
4.5.5 成熟完善,全面创新阶段 | 第38-40页 |
第5章 新疆采气一厂企业文化建设改进的措施 | 第40-43页 |
5.1 精神文化的实施 | 第40页 |
5.1.1 确定定位强化优势 | 第40页 |
5.1.2 创造企业与员工共同价值 | 第40页 |
5.2 制度文化的实施 | 第40-41页 |
5.2.1 梳理岗位手册 | 第40-41页 |
5.2.2 规范制度体系 | 第41页 |
5.2.3 绩效考核挂钩 | 第41页 |
5.3 行为文化的实施 | 第41-42页 |
5.3.1 核心领导高屋建瓴 | 第41页 |
5.3.2 中间管理层承上启下 | 第41-42页 |
5.3.3 基层管理层高效执行 | 第42页 |
5.4 物质文化的实施 | 第42-43页 |
5.4.1 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安全生产 | 第42页 |
5.4.2 改善生活条件,丰富员工文化生活 | 第42-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