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严重危害社会的触法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引言第9-12页
第一章 我国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概述第12-16页
    第一节 概念和性质第12页
    第二节 产生历史第12-13页
    第三节 在我国的发展第13-14页
    第四节 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的理论依据第14-16页
        一、保安处分和保护处分理论第14页
        二、国家亲权理论第14-15页
        三、儿童无罪与公众责任理论第15页
        四、教育刑理论第15页
        五、宽严相济的形势政策第15-16页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6-24页
    第一节 法律规定笼统模糊第16-19页
        一、法律依据不足第16-17页
        二、适用条件不明确第17-18页
        三、违反比例原则第18-19页
    第二节 程序设置不合理第19-21页
        一、案件审查的过程无中立第三方介入,缺乏有效监督第19-20页
        二、作出移送决定的过程不够客观第20-21页
    第三节 收容教养执行混乱第21-24页
        一、方式单一第21-22页
        二、没有合适的执行场所第22-23页
        三、执行期限固化第23-24页
第三章 收容教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第24-36页
    第一节 改革完善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的必要性第24-27页
        一、未成年犯的犯罪“回潮率”极高第24-25页
        二、严重危害社会的触法未成年人具有极高的社会危害性第25-26页
        三、收容教养制度应发挥引导和教育作用第26-27页
    第二节 改变立法模式第27-30页
        一、立法模式改革的几种观点第27-28页
        二、体系化完善立法第28-30页
    第三节 明确适用对象和条件第30-32页
        一、确定适用对象第30页
        二、确定适用条件第30-31页
        三、对“必要的时候”做出限定第31-32页
    第四节 调节执行场所和方式第32-34页
    第五节 规范司法程序和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第34-36页
第四章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致谢第40-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融资租赁交易中承租人的索赔权
下一篇:新疆采气一厂企业文化建设改进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