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商业外观概述 | 第8-20页 |
第一节 美国商标法上有关商业外观的概念 | 第8-12页 |
一、美国联邦商标法概述 | 第8-9页 |
二、美国传统商业外观以及网站商业外观的概念 | 第9-12页 |
第二节 中国有关商业外观的概念 | 第12-15页 |
一、我国商标法概述 | 第12-14页 |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 第14页 |
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上与商业外观相关的概念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网站商业外观的商标功能 | 第15-19页 |
一、来源识别功能 | 第16-17页 |
二、品质保证功能 | 第17页 |
三、承载商誉的广告功能 | 第17-19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美网站商业外观法律保护之比较 | 第20-33页 |
第一节 美国联邦商标法对网站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 | 第20-25页 |
一、权利要求的充分性标准 | 第21-22页 |
二、显著性的考量标准 | 第22-23页 |
三、整体非功能性的考量判断 | 第23-24页 |
四、混淆可能性理论在网站外观相似度的考量标准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美国版权法与网站商业外观权的法律保护的区别 | 第25-26页 |
一、是否禁止复制行为的区别 | 第25页 |
二、对作品原创性要求的区别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网站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 | 第26-30页 |
一、网站外观作为商业外观的合法性 | 第27页 |
二、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的认定 | 第27-28页 |
三、包装和装潢的特有性的认定 | 第28页 |
四、包装和装潢的非功能性的认定 | 第28-29页 |
五、混淆与误导性的判断 | 第29-30页 |
六、驰名网站的商业外观的淡化可能性的思考 | 第3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我国网站商业外观法律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第一节 我国网站商业外观版权法保护之难 | 第33-35页 |
一、版权客体的思想与表达原则适用之难 | 第33-34页 |
二、版权内容的权利法定之难 | 第34页 |
三、版权侵权的合理使用之难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我国网站商业外观专利法保护之难 | 第35-36页 |
一、外观设计的新颖性要求之难 | 第35页 |
二、外观设计保护期限之难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我国网站商业外观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之难 | 第36-38页 |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总则适用之难 | 第36-37页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分则第五条第二项适用之难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我国网站商业外观法律保护模式的探索 | 第38-46页 |
第一节 我国借鉴美国商标法保护模式 | 第38-40页 |
一、将商业外观纳入商标法保护的范围 | 第38-39页 |
二、完善使用保护原则与注册保护原则并行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我国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的规制探索 | 第40-43页 |
一、明确网站商业外观的定义并扩大反法第五条第二项 | 第40-41页 |
二、将“知名商品”从反法第五条第二项中删除 | 第41-42页 |
三、完善侵权的判定标准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借鉴美国处理版权法重叠保护的模式 | 第43-46页 |
一、版权优先保护 | 第43-44页 |
二、版权与商标法的双重保护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