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线路交通安全设施论文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计合理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问题提出第9-10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4 道路交通标志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2-13页
        1.5.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5.2 技术路线第13页
    1.6 本章小结第13-15页
第二章 驾驶员视觉特性基础理论第15-21页
    2.1 驾驶员动态视认特性第15-16页
        2.1.1 驾驶员视觉第15-16页
        2.1.2 眼动形式第16页
        2.1.3 驾驶员视觉搜索过程第16页
    2.2 视认标志驾驶行为形成模式第16-18页
        2.2.1 交通标志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第16-17页
        2.2.2 影响驾驶员视觉特性的因素第17-18页
    2.3 驾驶员视认性分析第18-19页
        2.3.1 驾驶员对道路环境信息认知分析第18页
        2.3.2 驾驶员对交通标志信息认知分析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三章 指路标志版面设计分析与研究第21-37页
    3.1 道路指路标志信息分析第21-23页
        3.1.1 道路指路标志的信息分类第21页
        3.1.2 道路指路标志信息分层第21-22页
        3.1.3 我国指路标志版面信息分析第22-23页
    3.2 国内外道路指路标志版面分析第23-33页
        3.2.1 国外道路指路标志版面形式第23-26页
        3.2.2 我国部分道路指路标志版面形式第26-33页
        3.2.3 国内外交通指路标志版面设计对比分析第33页
    3.3 各城市指路标志版面设计现状问题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7页
第四章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研究第37-43页
    4.1 指路标志设置存在的问题第37-38页
    4.2 指路标志设置原则第38-39页
    4.3 指路标志设置位置研究第39-41页
        4.3.1 指路标志设置位置模型第39-41页
        4.3.2 指路标志前置距离计算实例第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交通指路标志设计合理性评价第43-63页
    5.1 驾驶员对标志版面内容理解性实验第43-51页
        5.1.1 实验对象第43页
        5.1.2 实验原理第43页
        5.1.3 实验步骤第43-45页
        5.1.4 实验不足之处第45-46页
        5.1.5 数据整理分析第46-51页
    5.2 驾驶员对指路标志版面信息需求性实验第51-53页
        5.2.1 实验对象第51页
        5.2.2 实验原理第51页
        5.2.3 实验步骤第51-52页
        5.2.4 数据整理分析第52-53页
    5.3 指路标志版面设计第53-56页
    5.4 人因工程学模型第56-58页
        5.4.1 建模思想第56页
        5.4.2 指标选取第56页
        5.4.3 模型构建第56-58页
    5.5 标志信息认知评价第58-60页
        5.5.1 标志易于理解程度模型第58页
        5.5.2 标志满足需求程度模型第58-59页
        5.5.3 人因工程学模型评价第59-60页
    5.6 认知模型评价分析第60-61页
    5.7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页
    6.2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1页
附录1第71-73页
附录2第73-109页
附录3第109-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输煤栈桥的地震与风振动力特性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下一篇:自动泊车路径规划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