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建议--以吉林省部分中学物理教师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3页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物理教师的相关研究第9-11页
        (二)我国中学物理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限制与前景第11-12页
        (三)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物理教师专业知能成长密切相关第12-13页
    二、概念界定第13-16页
        (一)共同体的含义第13页
        (二)学习共同体的含义第13-14页
        (三)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涵义第14-16页
    三、文献综述第16-18页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国内研究第16-17页
        (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国外研究第17-18页
    四、研究设计第18-21页
        (一)研究目的第18-19页
        (二)研究思路第19页
        (三)研究方法第19-20页
        (四)研究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研究第21-29页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一)合作学习理论第21页
        (二)社会互依理论第21-22页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第22-23页
    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存在的基本条件第23-27页
        (一)教师PLC的形式第23-24页
        (二)教师PLC的特征第24页
        (三)教师PLC的要素第24-25页
        (四)教师PLC的维度第25-27页
    三、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分析第27-29页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优势第27-28页
        (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知能成长的意义分析第28-29页
第三章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与吉林省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现状调查第29-39页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9-30页
        (一)调查目的第29页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方式第29-30页
    二、调查问卷的分析第30-39页
        (一)中学物理教师参与共同体现状研究分析第30-31页
        (二)中学物理教师参与共同体次数情况研究分析第31-32页
        (三)中学物理教师同伴互助情况研究分析第32-33页
        (四)中学物理教师参与共同体困难因素研究分析第33-34页
        (五)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方式研究分析第34-35页
        (六)中学物理教师与校领导互动情况研究分析第35-36页
        (七)中学物理教师期望领导人选情况研究分析第36-37页
        (八)中学物理教师对学校的期望情况研究分析第37-39页
第四章 结论及建议第39-46页
    一、研究结论第39-41页
        (一)教师合作意识缺失第39页
        (二)共同体人员构成单一第39-40页
        (三)网络技术运用的欠缺第40页
        (四)物质条件不充足第40页
        (五)行政支持力度不够第40-41页
    二、有效创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议第41-45页
        (一)教育行政机关层面第41-42页
        (二)学校层面第42-43页
        (三)教师层面第43-45页
    三、研究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第51-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代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研究
下一篇: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