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价值 | 第10-11页 |
1.公共参与素养培育是高中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应有之义 | 第10页 |
2.公共参与素养培育是实现高中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1.调查研究法 | 第13页 |
2.文献阅读法 | 第13页 |
3.案例分析法 | 第13-14页 |
一、新时代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理论阐释 | 第14-19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新时代的界定 | 第14页 |
2.公共参与的涵义 | 第14-15页 |
3.公共参与素养的概述 | 第15-16页 |
(二)新时代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基本内涵 | 第16-17页 |
1.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 第16页 |
2.践行公共理性精神 | 第16页 |
3.依法维护公共利益 | 第16-17页 |
(三)新时代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主要特征 | 第17-19页 |
1.民主性与科学性 | 第17页 |
2.教育性与实践性 | 第17-18页 |
3.体验性与综合性 | 第18-19页 |
二、培育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19-26页 |
(一)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现状调查 | 第19-22页 |
1.公共参与意识的现状 | 第20-21页 |
2.公共参与理论的现状 | 第21-22页 |
3.公共参与途径的现状 | 第22页 |
(二)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在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1.教师对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意愿欠缺 | 第22-24页 |
2.学生公共参与形式模式化 | 第24页 |
3.学生公共参与能力有待提高 | 第24-26页 |
三、新时代培育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对策 | 第26-35页 |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师公共参与素养 | 第26-27页 |
1.树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公共参与的教学观 | 第26-27页 |
2.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公共参与的培训 | 第27页 |
(二)丰富新时代培育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课程活动 | 第27-32页 |
1.开展“活动型”课堂教学 | 第27-30页 |
2.开展“开放型”综合实践活动 | 第30-32页 |
(三)提高新时代高中生公共参与能力 | 第32-35页 |
1.社会要提供高中生公共参与平台 | 第32-33页 |
2.学校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公共参与的良好氛围 | 第33页 |
3.教师要发挥公共参与教学的主导作用 | 第33-34页 |
4.家长要尊重学生参与公共活动的选择 | 第34页 |
5.学生要积极投身公共参与的实践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