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价值共创中企业的沟通策略对顾客共创意愿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0-34页
    2.1 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第20-24页
        2.1.1 价值共创的概念第20-21页
        2.1.2 价值共创的形式第21-23页
        2.1.3 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动机第23-24页
    2.2 企业沟通策略和顾客共创意愿的相关研究第24-30页
        2.2.1 沟通理论及沟通策略的相关研究第24-26页
        2.2.2 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第26-27页
        2.2.3 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第27-29页
        2.2.4 企业沟通策略对顾客共创意愿的影响研究第29-30页
    2.3 虚拟品牌社区的相关研究第30-34页
        2.3.1 虚拟品牌社区的概念第30-32页
        2.3.2 虚拟品牌社区中顾客参与动机与共创意愿第32-34页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第34-44页
    3.1 变量定义第34-35页
        3.1.1 顾客共创意愿第34页
        3.1.2 企业沟通策略第34-35页
        3.1.3 顾客感知公平第35页
    3.2 理论模型第35-37页
    3.3 研究假设第37-44页
        3.3.1 价值提升沟通策略相关假设第37-39页
        3.3.2 成本降低沟通策略相关假设第39-40页
        3.3.3 顾客感知公平对顾客共创意愿影响的相关假设第40-41页
        3.3.4 顾客感知公平中介效应的相关假设第41-44页
第4章 实验设计与实施第44-54页
    4.1 实验设计思路第44-45页
    4.2 实验刺激设计方案第45-48页
        4.2.1 实验1:无价值因素*无成本因素实验第45页
        4.2.2 实验2:有价值因素*无成本因素实验第45-46页
        4.2.3 实验3:无价值因素*有成本因素实验第46页
        4.2.4 实验4:有价值因素*有成本因素实验第46-48页
    4.3 实验预测试第48-51页
        4.3.1 预测试流程第48-49页
        4.3.2 预测试结果第49-51页
    4.4 正式实验流程设计与实施第51-54页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管理启示第54-74页
    5.1 价值提升沟通策略相关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第54-56页
        5.1.1 价值提升沟通策略相关假设检验第54-56页
        5.1.2 价值提升沟通策略相关结果分析第56页
    5.2 成本降低沟通策略相关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第56-60页
        5.2.1 成本降低沟通策略相关假设检验第56-57页
        5.2.2 成本降低沟通策略相关结果分析第57-60页
    5.3 顾客感知公平相关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第60-63页
        5.3.1 顾客感知公平对顾客共创意愿影响的相关假设检验第60页
        5.3.2 顾客感知公平对顾客共创意愿影响的相关结果分析第60-61页
        5.3.3 顾客感知公平中介效应的假设检验第61-63页
        5.3.4 顾客感知公平中介效应的结果分析第63页
    5.4 交互效应相关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第63-65页
        5.4.1 两种沟通策略交互效应假设检验第63-64页
        5.4.2 两种沟通策略交互效应结果分析第64-65页
    5.5 顾客自身特征调节作用探索第65-67页
        5.5.1 顾客自身特征调节作用的检验第65-67页
        5.5.2 顾客自身特征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第67页
    5.6 管理启示第67-74页
        5.6.1 充分拓宽企业的沟通渠道第67-69页
        5.6.2 有效设计企业的沟通策略第69-72页
        5.6.3 合理选择企业的沟通及共创对象第72-7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8页
    6.1 研究结论第74页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第74-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致谢第86-88页
附录第88-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灵活性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拔尖大学生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及学业成就的追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