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件式转向架动力学模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本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三大件转向架国内发展情况 | 第11-14页 |
1.3 三大件转向架国外发展情况 | 第14-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8-31页 |
2.1 SIMPACK软件介绍 | 第18-19页 |
2.2 转向架结构参数 | 第19-21页 |
2.3 轴箱定位 | 第21-22页 |
2.4 中央悬挂系统 | 第22-28页 |
2.4.1 中央悬挂弹簧 | 第22-25页 |
2.4.2 变摩擦楔块式减振器 | 第25-26页 |
2.4.3 摇枕档、楔块档 | 第26-27页 |
2.4.4 旁承、心盘 | 第27-28页 |
2.5 交叉支撑装置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通过反向曲线动力学性能 | 第31-45页 |
3.1 计算参数 | 第31页 |
3.2 轮对横移量 | 第31-33页 |
3.3 承载鞍位移 | 第33-35页 |
3.4 楔块位移特性及受力情况 | 第35-41页 |
3.5 中央弹簧垂向变形 | 第41-42页 |
3.6 侧架摇枕位移关系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通过直线动力学性能 | 第45-52页 |
4.1 计算参数 | 第45页 |
4.2 轮对横移量 | 第45页 |
4.3 承载鞍位移 | 第45-46页 |
4.4 楔块位移特性及其受力情况 | 第46-50页 |
4.5 中央弹簧垂向变形 | 第50页 |
4.6 侧架摇枕位移关系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