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可变车道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网络设计问题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网络设计问题求解概述 | 第18-20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0-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组织结构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2.1 双层规划模型 | 第23-24页 |
2.1.1 双层规划模型概述 | 第23页 |
2.1.2 双层规划的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2.1.3 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 | 第24页 |
2.2 交通分配模型 | 第24-29页 |
2.2.1 交通分配模型概述 | 第24-25页 |
2.2.2 用户平衡配流模型 | 第25-26页 |
2.2.3 用户平衡配流模型的求解 | 第26-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考虑可变车道的交通网络设计问题 | 第30-49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模型建立 | 第31-33页 |
3.2.1 变量及符号说明 | 第31-32页 |
3.2.2 系统总出行费用 | 第32页 |
3.2.3 投资费用 | 第32页 |
3.2.4 上层问题 | 第32-33页 |
3.2.5 下层问题 | 第33页 |
3.3 模型求解 | 第33-41页 |
3.3.1 蜂群算法简介 | 第34-36页 |
3.3.2 蜂群算法详细设计 | 第36-37页 |
3.3.3 遗传算法简介 | 第37-39页 |
3.3.4 遗传算法详细设计 | 第39-41页 |
3.4 数值算例 | 第41-48页 |
3.4.1 优化前后流量与饱和度对比 | 第43页 |
3.4.2 不同投资费用匹配系数比较 | 第43页 |
3.4.3 不同需求水平 | 第43-47页 |
3.4.4 求解算法对比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考虑可变车道的双目标交通网络设计问题 | 第49-57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双目标双层规划模型 | 第49-51页 |
4.2.1 变量及符号说明 | 第50页 |
4.2.2 车辆排放成本 | 第50页 |
4.2.3 上层双目标优化模型 | 第50-51页 |
4.2.4 下层用户平衡配流问题 | 第51页 |
4.3 求解算法 | 第51-53页 |
4.3.1 多目标优化简介 | 第51-53页 |
4.3.2 算法详细设计 | 第53页 |
4.4 数值算例 | 第53-56页 |
4.4.1 迭代次数校正 | 第54-55页 |
4.4.2 投资费用匹配系数影响分析 | 第55-56页 |
4.4.3 不同交通需求水平下Pareto解集对比 | 第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总结 | 第57-58页 |
5.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