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制小区设置条件及限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街区制特性及影响分析 | 第16-26页 |
2.1 街区制实施影响分析 | 第16-19页 |
2.1.1 路网空间的影响分析 | 第16页 |
2.1.2 交通运行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16页 |
2.1.3 安全的影响分析 | 第16-17页 |
2.1.4 汽车尾气影响分析 | 第17-18页 |
2.1.5 交通噪声的影响分析 | 第18-19页 |
2.2 调查实验方案设计 | 第19-20页 |
2.2.1 实验目的 | 第19页 |
2.2.2 实验工具 | 第19页 |
2.2.3 调查方法 | 第19-20页 |
2.3 典型小区选取 | 第20-24页 |
2.3.1 占地面积 | 第20-21页 |
2.3.2 周边道路情况 | 第21-22页 |
2.3.3 道路特性分析 | 第22-24页 |
2.3.4 选取典型小区 | 第24页 |
2.4 实验研究范围确定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街区制小区设置条件研究 | 第26-38页 |
3.1 街区制小区设置判断思路 | 第26页 |
3.2 街区制路网评价指标 | 第26-33页 |
3.2.1 评价原则 | 第26-27页 |
3.2.2 评价指标选取 | 第27-28页 |
3.2.3 评价指标的标定 | 第28-33页 |
3.3 街区制路网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 | 第33-37页 |
3.3.1 评价方法选取 | 第33-35页 |
3.3.2 权重计算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街区制小区限速值确定方法研究 | 第38-46页 |
4.1 街区制小区限速研究思路 | 第38页 |
4.2 时间成本模型 | 第38-39页 |
4.2.1 出行者时间价值 | 第38-39页 |
4.2.2 出行者时间成本模型构建 | 第39页 |
4.3 汽车尾气成本模型构建 | 第39-40页 |
4.4 交通噪声成本模型构建 | 第40-45页 |
4.4.1 交通噪声成本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4.4.2 街区制小区交通噪声模型构建 | 第41-44页 |
4.4.3 交通噪声成本模型 | 第44-45页 |
4.5 街区制小区路网系统成本模型构建 | 第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实例分析 | 第46-55页 |
5.1 小区概况 | 第46-47页 |
5.2 小区开放方案设计 | 第47-49页 |
5.3 评价指标计算 | 第49-51页 |
5.4 限速值计算 | 第51-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