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自动离合器起步控制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乘用车自动离合器性能实车实验与分析 | 第14-30页 |
2.1 自动离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2 自动离合器工作过程要求 | 第15-16页 |
2.3 乘用车自动离合器评价指标 | 第16-18页 |
2.3.1 滑磨功 | 第16-17页 |
2.3.2 冲击度 | 第17-18页 |
2.4 乘用车自动离合器性能实车实验原理及系统组成 | 第18-24页 |
2.4.1 乘用车自动离合器性能测试实验系统原理 | 第18-19页 |
2.4.2 乘用车自动离合器性能测试实验系统组成 | 第19-24页 |
2.5 乘用车自动离合器实车实验与分析 | 第24-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乘用车自动离合器模糊PID控制原理研究 | 第30-46页 |
3.1 膜片弹簧离合器特性分析 | 第30-33页 |
3.1.1 离合器膜片弹簧性能分析 | 第30-31页 |
3.1.2 离合器转矩传递计算 | 第31-33页 |
3.2 乘用车自动离合器接合过程分析 | 第33-37页 |
3.2.1 离合器接合过程 | 第33-35页 |
3.2.2 主滑磨阶段分析 | 第35-37页 |
3.3 乘用车自动离合器控制策略 | 第37-45页 |
3.3.1 驾驶员意图控制器设计 | 第38-40页 |
3.3.2 自动离合器接合速度控制器设计 | 第40-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乘用车自动离合器控制系统设计 | 第46-61页 |
4.1 自动离合器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 第46页 |
4.2 自动离合器控制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6-54页 |
4.2.1 控制器选型 | 第46-49页 |
4.2.2 执行器选型 | 第49-51页 |
4.2.3 传感器选型 | 第51-54页 |
4.3 自动离合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4-59页 |
4.3.1 自动离合器控制车辆起步主程序设计 | 第55-57页 |
4.3.2 自动离合器控制车辆起步子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乘用车自动离合器模糊PID起步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第61-92页 |
5.1 自动离合器模糊PID起步控制系统 | 第61-67页 |
5.1.1 发动机模块 | 第62-64页 |
5.1.2 ACS控制器模块 | 第64-65页 |
5.1.3 执行机构模块 | 第65页 |
5.1.4 离合器模块 | 第65-66页 |
5.1.5 乘用车模块 | 第66-67页 |
5.2 面向起步工况的自动离合器模糊PID起步控制策略仿真实验分析 | 第67-91页 |
5.2.1 平地正常起步工况 | 第67-72页 |
5.2.2 平地急起步工况 | 第72-78页 |
5.2.3 平地倒挡起步工况 | 第78-83页 |
5.2.4 半坡起步工况 | 第83-89页 |
5.2.5 面向起步工况的自动离合器模糊PID控制对比与分析 | 第89-9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附件传感器参数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附件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