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1.2.1 儿童、学龄期儿童 | 第13页 |
1.2.2 家庭关怀度 | 第13页 |
1.2.3 自尊 | 第13-14页 |
1.2.4 攻击性行为 | 第1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国内外学龄期儿童家庭关怀度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外学龄期儿童自尊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3 国内外学龄期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4 国内外学龄期儿童家庭关怀度与自尊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5 国内外学龄期儿童家庭关怀度与攻击性行为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4 理论依据 | 第17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2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2.1.1 纳入标准 | 第18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18页 |
2.1.3 样本量计算 | 第18-1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2.1 调查工具 | 第19-20页 |
2.2.2 调查方法 | 第20页 |
2.2.3 统计学方法 | 第20-21页 |
2.3 质量控制 | 第21页 |
2.3.1 准备阶段 | 第21页 |
2.3.2 调查阶段 | 第21页 |
2.3.3 问卷整理和数据录入阶段 | 第21页 |
2.4 可行性分析 | 第21-22页 |
第3章 研究结果 | 第22-37页 |
3.1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一般人口学资料 | 第22-24页 |
3.2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家庭关怀度现状 | 第24-25页 |
3.3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自尊情况 | 第25-32页 |
3.3.1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自尊现状 | 第25页 |
3.3.2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家庭关怀度对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自尊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3.3.3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家庭关怀度对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自尊影响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28-32页 |
3.3.4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家庭关怀度与自尊相关性分析 | 第32页 |
3.4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攻击性行为情况 | 第32-37页 |
3.4.1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攻击性行为现状 | 第32页 |
3.4.2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家庭关怀度对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3.4.3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家庭关怀度对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3.4.4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家庭关怀度与攻击性行为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7-45页 |
4.1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家庭关怀度现状分析 | 第37页 |
4.2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自尊情况分析 | 第37-41页 |
4.2.1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自尊现状分析 | 第37页 |
4.2.2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家庭关怀度对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自尊的影响 | 第37-40页 |
4.2.3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家庭关怀度与自尊相关性分析 | 第40-41页 |
4.3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情况分析 | 第41-44页 |
4.3.1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现状分析 | 第41页 |
4.3.2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家庭关怀度对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 第41-44页 |
4.3.3 河南省P市学龄期儿童家庭关怀度与攻击性行为相关性分析 | 第44页 |
4.4 建议与对策 | 第44页 |
4.5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44-4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