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本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原因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对策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独创之处、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5-19页 |
1.3.1 研究内容及对象 | 第15-16页 |
1.3.2 独创之处 | 第16-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4 研究思路和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的调查 | 第19-33页 |
2.1 调查设计 | 第19-20页 |
2.1.1 调查目的 | 第19页 |
2.1.2 调查对象 | 第19-20页 |
2.1.3 调查内容 | 第20页 |
2.2 调查实施 | 第20-33页 |
2.2.1 分班前中文成绩统计 | 第21页 |
2.2.2 问卷调查 | 第21-23页 |
2.2.3 课堂观察 | 第23-25页 |
2.2.4 分班试验 | 第25-33页 |
第三章 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与特点 | 第33-39页 |
3.1 泰国学生汉语学习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 | 第33-36页 |
3.1.1 学习目标差异——女生以长远目标为主,男生以短期目标为主 | 第33-35页 |
3.1.2 兴趣点差异——男生偏爱运动功夫,女生偏爱美人打扮 | 第35-36页 |
3.1.3 易吸收知识点差异——女生词汇句型见长,男生语法规律见长 | 第36页 |
3.1.4 课堂课后表现差异——女生注意力集中正确率高,男生注意力分散正确率低 | 第36页 |
3.2 泰国学生汉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的特点 | 第36-39页 |
3.2.1 初期差异不明显 | 第37页 |
3.2.2 中期差异逐渐明显 | 第37-38页 |
3.2.3 后期差异十分明显 | 第38页 |
3.2.4 特点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性别差异对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39-51页 |
4.1 生理影响 | 第39-41页 |
4.1.1 染色体差异——男性言语能力更易受其不良影响 | 第39页 |
4.1.2 大脑的差异——女性大脑的特征利于语言的学习 | 第39-40页 |
4.1.3 身体结构的差异——男生好动,女生偏静 | 第40-41页 |
4.2 心理影响 | 第41-48页 |
4.2.1 智力差异——在类型上各有优势 | 第41-44页 |
4.2.2 非智力因素——各有长处和不足,女生优势占上风 | 第44-48页 |
4.3 环境影响 | 第48-51页 |
4.3.1 社会影响——女生努力争取机会,男生散漫等待时机 | 第48页 |
4.3.2 教育影响——教师性别失衡有影响,男女刻板印象生坏处 | 第48-49页 |
4.3.3 家庭影响——好坏习惯从小养成,家庭式经营留退路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泰国中学生汉语学习性别差异的对策 | 第51-60页 |
5.1 树立观念 | 第51-52页 |
5.1.1 教师——客观认识,正确对待 | 第51页 |
5.1.2 学生——相应调整,寻求方法 | 第51-52页 |
5.2 改革制度 | 第52-53页 |
5.2.1 改革班级制度——男女分任务学习,更有针对性 | 第52-53页 |
5.2.2 调整教师性别比例——教师比例平衡有利于汉语的教学 | 第53页 |
5.3 教学策略 | 第53-60页 |
5.3.1 激发动机——学习汉语目的性更强 | 第54-55页 |
5.3.2 因性施教——教授汉语针对性更强 | 第55-57页 |
5.3.3 互帮互助——学习汉语协作能力更强 | 第57页 |
5.3.4 方法多样——学习汉语兴趣更浓厚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