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关于企业跨界转型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关于企业转型动因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2 企业跨界转型动因及绩效的理论综述 | 第19-26页 |
2.1 企业跨界转型的相关概念 | 第19页 |
2.1.1 企业跨界转型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企业转型程度的判别 | 第19页 |
2.2 企业跨界转型的基本动因 | 第19-21页 |
2.2.1 内生型动因 | 第20页 |
2.2.2 外生型动因 | 第20-21页 |
2.3 企业跨界转型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21-23页 |
2.3.1 EVA绩效评价方法 | 第21页 |
2.3.2 平衡计分卡法 | 第21-23页 |
2.4 企业跨界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页 |
2.4.2 权变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2.4.3 自大假说理论 | 第24页 |
2.4.4 企业多元化理论 | 第24-26页 |
3 中科云网跨界转型的案例介绍 | 第26-32页 |
3.1 中科云网的概况 | 第26-27页 |
3.1.1 中科云网的公司架构 | 第26-27页 |
3.1.2 中科云网的发展历程 | 第27页 |
3.2 中科云网跨界转型的过程 | 第27-30页 |
3.2.1 第一步“向团膳及大众快餐等进军” | 第28页 |
3.2.2 第二步“地产、环保、影视行业跨领域转型” | 第28-29页 |
3.2.3 第三步“进军网络新媒体及大数据领域” | 第29页 |
3.2.4 第四步“剥离除团膳外的其他资产” | 第29-30页 |
3.3 中科云网跨界转型的特点 | 第30-32页 |
3.3.1 政策导向强 | 第30页 |
3.3.2 行业跨度大 | 第30页 |
3.3.3 转型频率高 | 第30-32页 |
4 中科云网跨界转型的动因和绩效评价 | 第32-48页 |
4.1 中科云网跨界转型的动因 | 第32-36页 |
4.1.1 受外部环境影响,行业整体业绩不佳 | 第32-34页 |
4.1.2 营业收入低于预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 第34-35页 |
4.1.3 公司决策层的个人意愿 | 第35-36页 |
4.2 中科云网跨界转型后的绩效分析 | 第36-44页 |
4.2.1 财务维度 | 第36-42页 |
4.2.2 顾客维度 | 第42页 |
4.2.3 内部运营维度 | 第42-43页 |
4.2.4 学习与成长维度 | 第43-44页 |
4.3 中科云网跨界转型失败的成因剖析 | 第44-48页 |
4.3.1 跨行业投资频繁,跨界转型目标不明确 | 第44页 |
4.3.2 转型跨度大,运营模式与所跨行业难以匹配 | 第44-45页 |
4.3.3 董事会形同虚设,股权结构高度集中 | 第45-46页 |
4.3.4 管理层决策草率,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 | 第46-48页 |
5 案例研究的启示 | 第48-52页 |
5.1 制定可行的跨界转型策略 | 第48-49页 |
5.1.1 明确公司定位,避免盲目进行跨界转型 | 第48页 |
5.1.2 强化风险控制,保障转型后可持续发展 | 第48-49页 |
5.2 完善跨界转型的配套治理机制 | 第49-50页 |
5.2.1 及时调整运营模式,保障项目的资金来源 | 第49页 |
5.2.2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与所跨行业相匹配 | 第49-50页 |
5.3 优化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50页 |
5.3.1 发挥董事监事作用,完善内部监管制度 | 第50页 |
5.3.2 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杜绝权利过度集中 | 第50页 |
5.4 引进职业经理人机制 | 第50-52页 |
5.4.1 引入具有跨界行业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 | 第50-51页 |
5.4.2 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 | 第51-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