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及其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中外动物词比较与研究 | 第10-11页 |
1.2.2 汉语中动物词本体的研究 | 第11页 |
1.3 研究问题与目标 | 第11-12页 |
第二章 HSK词汇等级大纲汉语动物词分析 | 第12-45页 |
2.1 汉语动物词词义历时变化分析 | 第12-41页 |
2.1.1 较为常见的汉语动物词 | 第13-33页 |
2.1.2 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汉语动物词 | 第33-41页 |
2.2 汉语动物词的文化意义 | 第41-45页 |
2.2.1 动物词具备的客观基础 | 第41-42页 |
2.2.2 中国人思维方式、民族心理 | 第42-43页 |
2.2.3 语言接触与谐音 | 第43-45页 |
第三章 通行对外汉语教材中动物词分布分析 | 第45-48页 |
3.1 通行教材的确定 | 第45页 |
3.2 动物词在《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 第45-46页 |
3.3 动物词分布分析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留学生中使用动物词的现状 | 第48-54页 |
4.1 留学生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案 | 第48-49页 |
4.2 留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汇总 | 第49-51页 |
4.3 留学生动物词掌握情况分析 | 第51-54页 |
4.3.1 留学生国别差异与动物词文化意义掌握差异 | 第52-53页 |
4.3.2 留学生动物词掌握的全面程度 | 第53页 |
4.3.3 留学生学习动物词的难点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汉语动物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讨 | 第54-58页 |
5.1 教学目标和原则 | 第54-55页 |
5.2 教学技巧和建议 | 第55-58页 |
5.2.1 注重在课堂上的提问 | 第55页 |
5.2.2 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结合 | 第55-56页 |
5.2.3 组织教学 | 第56页 |
5.2.4 答疑和纠错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