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路网可靠性研究--以兰州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路网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4-17页 |
2 复杂网络的基础知识 | 第17-29页 |
2.1 图论 | 第17-18页 |
2.2 复杂网络的概念及其特性 | 第18-19页 |
2.2.1 复杂网络的概念 | 第18页 |
2.2.2 复杂网络的特性 | 第18-19页 |
2.3 复杂网络的统计学特征 | 第19-22页 |
2.3.1 度及度分布 | 第19-21页 |
2.3.2 最短距离与平均最短路径 | 第21页 |
2.3.3 聚类系数 | 第21页 |
2.3.4 网络效率 | 第21页 |
2.3.5 介数 | 第21-22页 |
2.4 复杂网络模型介绍 | 第22-28页 |
2.4.1 规则网络 | 第22-23页 |
2.4.2 ER 随机网络 | 第23-24页 |
2.4.3 小世界网络 | 第24-26页 |
2.4.4 BA 无标度网络 | 第26-27页 |
2.4.5 可导航网络 | 第27页 |
2.4.6 全齐性网络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复杂网络分析软件基础 | 第29-37页 |
3.1 复杂网络分析软件简介 | 第29-30页 |
3.2 Pajek 的主要特点 | 第30-31页 |
3.3 Pajek 的数据结构 | 第31-35页 |
3.3.1 网络 | 第31-33页 |
3.3.2 分类 | 第33-34页 |
3.3.3 排序 | 第34页 |
3.3.4 类 | 第34页 |
3.3.5 层次 | 第34-35页 |
3.3.6 向量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兰州市城关区路网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37-47页 |
4.1 城市路网的拓扑结构 | 第37-38页 |
4.2 城市路网的拓扑方法 | 第38页 |
4.3 拓扑区域的选定 | 第38-39页 |
4.4 路网模型的构建 | 第39-41页 |
4.5 利用复杂网络软件对路网模型进行分析 | 第41-46页 |
4.5.1 兰州市城关区路网模型的聚类系数 | 第41页 |
4.5.2 兰州市城关区路网模型的度和度的分布 | 第41-42页 |
4.5.3 兰州市城关区路网模型的平均最短路径 | 第42-43页 |
4.5.4 兰州市城关区路网模型的网络效率 | 第43-44页 |
4.5.5 兰州市城关区路网模型的介数 | 第44-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兰州市城关区路网可靠性分析 | 第47-57页 |
5.1 路网可靠性与复杂网络的可靠性 | 第47页 |
5.2 兰州市城关区路网可靠性评价指标 | 第47-49页 |
5.2.1 最大连通子图的相对大小 | 第47-48页 |
5.2.2 网络效率比 | 第48页 |
5.2.3 平均最短路径比 | 第48-49页 |
5.2.4 聚类系数比 | 第49页 |
5.3 复杂网络的攻击模式与可靠性的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5.4 随机性攻击 | 第50-53页 |
5.4.1 随机性去点攻击 | 第50-51页 |
5.4.2 随机性去边攻击 | 第51-53页 |
5.5 选择性攻击 | 第53-55页 |
5.5.1 选择性去点攻击 | 第53-54页 |
5.5.2 选择性去边攻击 | 第54-55页 |
5.6 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