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 和谐社会与教育机会均等的联系 | 第16-23页 |
2.1 相关概念的提出 | 第16-20页 |
2.1.1 和谐社会的内涵 | 第16-17页 |
2.1.2 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 | 第17-20页 |
2.2 和谐社会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 | 第20-23页 |
3 和谐社会视角下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解析 | 第23-36页 |
3.1 当前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 | 第23-24页 |
3.2 现阶段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 | 第24-30页 |
3.2.1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 | 第24-26页 |
3.2.2 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 | 第26-30页 |
3.3 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4 促进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 第36-47页 |
4.1 国际上保障教育机会均等的经验与做法 | 第36-37页 |
4.2 实现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措施 | 第37-47页 |
4.2.1 提升教育理念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保证 | 第37-38页 |
4.2.2 发展经济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 | 第38-39页 |
4.2.3 制度创新是实现我国教育机会均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 第39-42页 |
4.2.4 强化政府教育职能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手段 | 第42-45页 |
4.2.5 推进建立学习型社会,推动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3页 |